SayCoo論壇

查看: 20532|回復: 4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KTR車台穩定解決方案 -車台灌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08-9-23 16:1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自己是騎雲豹的啦,因為引擎有小改,動力有小小提升,原廠的穩定性本來已經不是很好了,動力提升以後不穩定感更加明顯

所以我自己參考了一些資料就大膽的拿自己的車當實驗試著對車台灌注,效果實在優!!

詳細內容有興趣可以到豹板翻閱小弟之前發的文

這次是幫朋友弄他的KTR

KTR車台不穩應該不算新聞了,除了車台本身強度不足外,引擎動力輸出較大也是造成穩定性不足的原因

接下來看圖吧

先看張零件手冊裡的車架圖




上色的部份是預計要灌注的位置,不同顏色只代表不同灌注部位而已。(不過最後結果有點超乎想像就是)



這次使用的工具,用完的洗髮精空罐跟按壓用的頭,話說這個按壓頭非常好用呦 !



主角來了,先把座墊跟油箱拆掉,仔細觀察一下實際車台跟手冊圖的差異。



副車台的鋼管,要灌注的鋼管在鎖了兩顆螺絲那根裡面...對應手冊塗藍色的部位。只要把鋼管尾端的塑膠套挖出來就會露出開口了。



用灌注工具比對一下施工角度,照片沒拍到鋼管開口。



看到開口了吧,搭配管子應該可以施工沒問題。



確認要灌注以後就來調膠吧,本次使用的環氧樹脂是專門用來灌注用的產品,抗酸抗鹼抗腐蝕、高環境耐受性高抗溫度變化性、高黏著性(對金屬特別顯著)  高消泡性、超低體積變化率及高抗張力特性

硬化後像硬橡皮擦的硬度,避免過硬造成車架失去彈性

總之就是優優優,什麼特性都很優,最不優的是價格 Orz......

混合比例是使用重量比,主劑 : 硬化劑 = 3 : 1 ,使用電子秤調膠


實際灌注過程就是拿按壓的頭接上管子一直往裡面灌,灌到滿。灌注過程中手黏黏的就沒拍照了。其實整台車弄好也是不出來有什麼差.....

再來是重頭戲,主車台的部份。尤其主車台的開口在底下,除非地球人已經有反重力裝置,不然想灌的話,就認命把車台倒立吧 。引擎會擋到後方灌注口,所以也認命的把引擎抱下來吧 。



引擎落下來了,落引擎前先把排氣管跟化油器拆下。工程不小,一個人抱引擎很靠北. . . . . . .



這不是倒著拍,車台已經倒立了。接觸地面的部份用巧拼墊著避免刮傷 。



主車台前鋼管開口,對照手冊圖是紅色部份



主車台最重要的結構開口,對照手冊圖就是黃色部份囉 !

然後就是調膠、灌下去 。有些漏洞要先封起來,不然灌下去就要兼抓漏了 冏rz



灌好了,看灌入膠的透明度可以判斷消泡性 。消泡性差的話膠看起來會朦朦的不透明。



附帶把上下三角台底面的簍空部份也灌一下,反正膠調下去不用就會硬化。就給它灌下去再說

上三角台簍空處,這裡面也給它灌膠。不過灌完後忘了拍照,反正就是灌進膠就是了



以上施工完畢,耗時約72小時 (膠體硬化要等12小時 Orz)

實際灌入車台內的膠體約2kg重(實際約19xx g) 。

車主測試中,過幾天應該會有心得

     ==原創文章,轉載請告知==
42
 樓主| 發表於 2009-9-19 11:40:26 | 只看該作者
43# hiturtle

不瞞你說

我還有找到更便宜的膠,1kg包裝300塊的我也測試過

我不敢說2kg千元以下的膠一定很差或不堪使用

但是以我測試的結果,便宜的膠多半都有消泡性差(硬化後裡面看起來跟汽水一樣)

結構脆化以及極易黃變 (硬化後約2星期就開始黃了,沒有曬太陽,擺室內丟角落生灰塵)

甚至要找更便宜的聚丙烯酸,那個價格才是便宜到爆炸,用加侖作單位的

總之要便宜的話,便宜的材料很多,適不適合請自行判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發表於 2009-9-19 00:23:17 | 只看該作者
整理一下灌膠的優缺點分析

缺點:

1.膠體價格高,環氧樹脂大家可以到五金行去找看看小包裝的價格,大量買會便宜一些,不過基本上還是很貴

2.施工難度高,必須有室內場地可以等膠體硬化。給車行做的話車行整天擺你的車等膠乾生意都不用做了,成本轉嫁給你的話,工錢會很可怕。一間車行三天的營業額......

3.增加車體重量(大約增加2kg,我是認為無傷大雅。畢竟光加滿油箱就不止2kg了)

yagami 發表於 2008-9-24 22:12


說真的..上一下拍賣查一下價..2KG的環氧樹脂..700-800左右就有找..
以這價位來看..我真的不認為這東西叫作貴=-=隨便換的輪胎也不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發表於 2009-8-23 09:46:57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是我.....

我還是直接換台車比較快

(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發表於 2009-8-23 09:11:17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是我.....

我還是直接換車台比較快

原廠車台拿去切掉不要的東西

我可以接受

不過...如果是重新銲接新的車架....

我有一點怕怕...
狼祐哥 發表於 2009-8-23 04:50


換車台
也只有野狼可以這樣搞
ktr跟豹都要哭哭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
發表於 2009-8-23 04:50:29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是我.....

我還是直接換車台比較快

原廠車台拿去切掉不要的東西

我可以接受

不過...如果是重新銲接新的車架....

我有一點怕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發表於 2009-8-23 04:08:23 | 只看該作者
搖臂軸心下面那邊很精彩要注意     
維修保養的拆解也要預留空間
銲接的方式要留意工法會攸關到這東西到底是視覺還是實用

我的構思即是卡在那就停擺r
不然這東西    我比任何人都想快點搞出來
而也礙於目前野狼一副病厭厭的模樣     
一點讓人想繼續鑽研下去的動力都沒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發表於 2009-8-23 00:18: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ikex1 於 2009-8-23 01:32 編輯

更改一下!
看了看覺得焊接太多,改用彎管會更好~
至於方管怎麼凹,好像只有用燒的跟切角

1的位置有一塊三角形
原廠把它當作結構在用所以應該是不能移除
但又要想辦法接合完美要有剛性

2的地方要繞底,因直徑較小管材要更厚

紅色是補強片,實用性未知.......
照理應與藍色做連結,但不太會畫

補充:灰管與藍管(前引擎吊架那)應做焊接而不是用鎖的,用焊的才有剛性




再更新一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發表於 2009-8-22 22:18:48 | 只看該作者
是覺得KTR從頭管(轉向管)就應該強化,那裡是全車最扎實的地方
灰色及橘色是剖面4X2的鋼管,厚度可以跟車架一樣1.5mm
與車架連結的地方應該切掉鋼管其一面,方便接合與焊接
藍色深藍色代表焊道,實際上應該會少焊一些
...
pikex1 發表於 2009-8-22 21:41

好夢幻的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發表於 2009-8-22 21:41: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ikex1 於 2009-8-22 21:44 編輯

是覺得KTR從頭管(轉向管)就應該強化,那裡是全車最扎實的地方
灰色及橘色是剖面4X2的鋼管,厚度可以跟車架一樣1.5mm
與車架連結的地方應該切掉鋼管其一面,方便接合與焊接
藍色深藍色代表焊道,實際上應該會少焊一些
尤其是在與車架做連結的地方應避免過度燒紅
若空間夠的話可以用綠色口大徑鋼管做左右連結


如果有固定台的話用鋼管重燒一支車架會更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發表於 2008-10-3 02:37:36 | 只看該作者
藉此提高車台剛性確實相當實用
尤其以KTR原廠高把騎姿來看
的確有調整到前後重心比例
以原廠前後重心而論
此方法很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發表於 2008-9-25 12:51:54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土炮天王,請受小弟一拜
對大大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發表於 2008-9-25 01:25:32 | 只看該作者
真的很久沒看到這種
真材實料的文章
真的大推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08-9-25 00:53:59 | 只看該作者
另外關於車台灌發泡劑的部份我來發表一些想法

其實車台灌膠跟灌發泡劑不管是目的、原理跟概念都一模一樣

差別只在填入的材料而已。

我個人不喜歡使用發泡劑

因為使用發泡劑就必須在車台上鑽孔

各位想像一下一根吸管,我們把一端閉口,另一端是開口

從開口端灌入發泡材質,這材質發泡後會同時往閉口端跟開口端膨漲

往開口端的部份就會露出吸管(這部份沒差,事後再清除就好,只是小浪費發泡劑)

而往閉口端的發泡劑,在往閉口端膨漲的過程中,會擠壓閉口端與發泡劑間的空氣,最後發泡劑會無法深入吸管底部

為了排除這部份的空氣,我們必須把吸管另一端的閉口打開,這樣發泡劑就可以順利膨漲而不會被空氣擋住

實際在車台上施工時,首先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不是每一根車台鋼管都有兩個開口,大部份只有一個,就算有兩個以上的開口,開口位置是否理想?

只有一個開口的,就必須在另一端自行開口。那就得在車台上鑽孔,其實鑽孔不是很困難的工,拿把電鑽一下就搞定了,而是在車台上開刀,我心中的疙瘩就是無法清除。

而開口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兩個開口必須在鋼管的兩個末端,這樣發泡劑才能順利膨漲到整根鋼管的每個角落。

這是我不喜歡用發泡劑的原因

其實使用發泡劑的施工超級簡單,座墊油箱拆一拆,哪根鋼管要灌就把洞鑽一鑽 (實際上能鑽的位置很難理想),然後把發泡劑往裡噴(市售發泡劑噴罐很便宜,一罐兩百塊,灌完一台車用不到一罐),等大約30分鐘。把擠出來的膠清一清,就可以收工了。

相對來說,使用環氧樹脂來灌注,就必須確保每根鋼管只有一個開口(也必須有一個),如果有其他開口,灌注前先以填縫材料補起來。然後將末端開口朝上 (所以車台要倒立,必要時必須下引擎露出鋼管末端開口)。然後以流注方式引入膠體。此時膠體選擇很重要,必須使用消泡性非常好的種類(灌注專用型),這樣才可以確保不會有空氣殘留在鋼管裡,使膠體充滿鋼管內部。 因此膠體的硬化時間要拉長,給膠充足的時間來消泡。所以灌一根鋼管等12小時讓膠硬化。再灌下一根鋼管,再等,再灌...... 整個施工時間會拖得非常長。施工過程也比較麻煩。但是這種方式可以不必在車台上鑽孔,而且可以確保膠體填充率。所以我寧願選擇麻煩、時間長的方式。而不使用比較方便的方法。

至於灌注物本身的性質是否適合用於強化車台。我相信環氧樹脂的各項條件只會比發泡劑好,不會差。這部份各位可以自行去查相關的資料,當然同樣是發泡劑也有很多品種,同樣是環氧樹脂也是一樣。所以我不說灌環氧樹脂一定比發泡劑好。只說我認為找到合適的樹脂就很好用!

落落長講一大堆,也只是我個人的想法而已啦。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發表於 2008-9-25 00:43:04 | 只看該作者
有收到濕濕了      感謝小八老大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發表於 2008-9-25 00:16:19 | 只看該作者
忘了說    我是副車架(椅墊下那兩條)不打算弄   只用包住引擎的那些部分來增加前面重量
因為加上車手後    車子平衡跑太多了    偶又不能輕量化

這樣的報價能不能濕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6-10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