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23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掌握服務商機關鍵第一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9-8 21:1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能力雜誌
記者:廖志德


洞察需求創新服務王道

      從需求中找出商機,正是創新事業的成功之道。工研院成立服科中心,由服務產業價值鏈中,發掘並觸動具有原創性、科技性、長期性的服務事業。善用使用者洞察(User Insight)是他們掌握服務商機的關鍵第一步,並設計出獲利的商業模式,在可預見的未來,引領國內服務業開創出康莊大道。

      把iPod拆解開來,可以找到451種零組件,而其製造則多數委由台灣廠商進行代工,包括:華碩、英業達以及鴻海,都是蘋果重要合作夥伴,但是代工廠辛勤勞動的成果,並沒有為自己創造多少利潤,真正獲利的企業是iPod的創造者:蘋果(APPLE)。

      根據2007年6月28日《紐約時報》報導,iPod是由散布全球多個國家的十幾家公司所共同分工製造而成,參與生產的每家公司都各別做出不同大小的貢獻,以零售價299美元30GB款式的iPod為例,每銷售一台,蘋果電腦可以分得80美元,組裝這台機器的中國大陸勞工,卻只能分到總價值的1%。

      蘋果能夠囊括大多數的利潤,在於他們設計出全新的產品概念及商業模式,從外到裏剖析iPod的成功之道,可以發現iPod簡約充滿時尚感的設計,自然引發眾人的注目,內部則採用被其他廠商放棄的1.8英寸硬碟,使得iPod在較小的空間實現超強的記憶容量。更深層地分析,表面上iPod是硬體,實際上它是個複合體,有效整合iTunes編輯軟體以及線上音樂零售服務,因此,能夠實現難以複製的消費者體驗。


新型態的科技化服務業

      很明顯地中低階製造能力的價值正在快速地滑落,因為產品的真正價值不再是其內含的零組件,更不是組裝零組件的能力,目前最具附加價值的是產品、服務交織成構思與設計,展望未來,過度迷戀於技術的廠商是相當危險。

      未來在那裡呢?大家都在問,引領台灣產業前瞻發展方向的工研院指出一條康莊大道:朝向服務發展準能帶來新商機。 工研院於2006年元月1日成立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以下簡稱服科中心),目標在由產業價值鏈中發掘創意價值,觸動並開創具有原創性、科技性、長期性的服務事業,最終則希望形成新的服務產業鏈,以及服務產業聚落,化身為服務革命的領航者。

      為了讓服務革命能夠順利推動,工研院特地找來具有產業及國際經驗的實務大將來領導服科中心,現任主任李克勤曾任荷商飛利浦公司(Philips)行銷副總裁,在業界累積超過25年國際市場行銷與管理、新商業模式開創以及新市場開拓的經驗。李克勤於飛利浦任職期間,創造出戰績的輝煌,包括:開創第一代LCD電視上市與行銷以及及執行DVD藍光跨國合作計畫,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隨著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會逐步攀升,目前國內服務業GDP的比重已經達73%以上,代表台灣開始由製造型經濟轉變為服務型經濟,此外,由於國際競爭的激烈化,廠商彼此間的分工也相形綿密,其結果造就出新的服務商機,近年來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所謂的商機指的不是傳統服務業的規模愈來愈大,不是消費者存在銀行的錢更多,不是病患花在醫院的醫療費用增加,而是要設法促進國內服務業朝向科技化發展,同時培養出新型態的科技化服務業,未來隨著工研院服科中心的設立,國內科技化服務業將注入新的創新研發能量。


服務創新從使用者洞察開始

      經濟活動的轉向帶來新機會,然而在產業成功關鍵要件發生變化之際,廠商如果未能及時進行轉型,只能繼續陷在賺辛苦錢的惡魔循環中,想要進行創新將是難上加難。

      對於創新商業模式有深厚經驗的李克勤表示:「成本與品質不是未來成敗的決定因素,因為個人需求已經從產品轉向體驗及服務,單純從事製造想要保住利潤愈來愈困難,當台灣廠商的毛利率持續下探小數點2位數及小數點3位數的時候,大陸廠商甚至可以看到小數點4位數。」 不斷地在價格上相互較量並不是究竟之道,殺價競爭為企業帶來的只是更多的痛苦,企業不能再將眼光完全放在產品及技術,而是要將公司的定位及方向重新聚焦於顧客體驗及解決方案上,這項建議不是要我們放棄產品,關鍵是要設法讓產品與服務共存,產生相輔相成的綜合效果,否則想要擺脫紅海競爭的泥淖真的超困難。

      星巴克(Starbucks)如果是產品公司,他們會想盡辦法做出最好喝的咖啡,然而星巴克的創辦人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卻另闢蹊徑,改以服務創新的新型態來銷售咖啡,他們賣的是創造消費者當天美好的時光,以及令人擁有歸屬感的第三生活空間,否則單賣咖啡不可能收5到7塊美金一杯的,服務創新讓現代人寂寞的心靈獲得了撫慰,同時也實現霍華.舒茲的夢想國度。

      或許有人會辯稱星巴克的商業模式其實屬於服務業,對於以製造及科技業見長的台灣企業而言並不見得合適,其實這是一種迷思,李克勤認為不管是製造業或服務業,服務都是必然存在的,而服科中心的任務就在於協助各行各業創造服務商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5-4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