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標題: [新手專區]老狼管,追風避震,追風土除,輪胎,空濾挖洞,老狼油杯,油溫、、、 [打印本頁]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5 02:18
標題: [新手專區]老狼管,追風避震,追風土除,輪胎,空濾挖洞,老狼油杯,油溫、、、
<<  2006 1/31 更新版! >>

新手問題多,但大家都是新手過來的,雖然我也只是比較舊的新手,但是有些
東西,小弟還是很想跟大家分享: (整理一些之前發過的文+最近的心得)

===============================================
(A)老狼管:
===============================================
1.外觀,黑魚雷管整支噴耐熱漆,有防燙蓋。老狼管則是無防燙蓋,整支是亮晶
   晶的電鍍色,形狀則是均勻擴開的喇叭狀。此外,老狼管裝好之後尾段比較
   翹,大約高了3~5公分,把我的馬鞍袋底面燒了一個醜醜的疤。

2.重量,據說老狼管比較直通,或許是沒觸媒,整支感覺輕多了,魚雷管估計有
   老狼管2倍的重量。

3.相容性,要改裝老狼管,也要連排管鎖附架一併更換,因為螺絲孔位置不同。
   亦可沿用原鎖附架,但是要自行鑽洞(不建議,因為鎖附架不貴)。排氣那邊
   的四個螺帽是10號的,請用開口或梅花板手。拆裝車架那邊的大螺帽,請用
   21號?傢伙兩支。

4.聲浪,全速域老狼管都比較大聲,而且音質比較高亢,相對的,魚雷管就比較
   沉一點,也安靜了一點。

5.震動,用魚雷管時,騎到大約6000轉會有一股強震襲來,一直拖過8000轉才
   會減小。而老狼管似乎把這個"震區"給提前了,大約4000轉就會有明顯的震
   動,但是不會很大,到6000轉震動大概也是這樣,一直到拉轉過8000轉,震動
   就和魚雷管相當,不是很震了,變成麻了XD 。總之,中轉之後減震超明顯!

6.動力,我感覺差不多耶! 不過我認為老狼管在低轉區小輸一點點,而在高轉區
  勝出一點點,單憑3000和8000轉的加速力來衡量的話。魚雷管在平地五檔的轉
  速大約只能到9000+轉,而老狼管大概可以上到9500轉左右。

7.價錢,一期老狼管(無觸媒),料價約600多,含裝應不會超過1K。

8.滿意度,五顆星!! 便宜,減震超明顯,動力流暢,原廠缸對應相容性高。


===============================================
(B)追風後避震:
===============================================
1.外觀,原廠是霧黑色(消光黑)彈簧,副廠是亮黑色的。長度比原廠的長個兩三
   公分吧!(目測,追風第三段預載比原廠第三段預載)

2.相容性,原則上只有避震上端鎖孔(鎖車架的地方)襯套小小不合,那個襯套就  
   是一段金屬(銅吧)薄壁小管。安裝時必須置换為原廠的襯套,要將襯套從避震
   鎖孔拿出來的方法就是"擠",他的結構沒有什麼阻礙,但是就是緊了點,我是
   用恐龍191潤滑之後用套筒把它頂出來的,而要把襯套擠入追風的,就簡單多
   了。
   拆上下螺帽的工具:17號開口或梅花,套筒也行!若拆右邊下端的螺時 被排
   氣管擋住了,這時可以將避震的預載條到最小(1st 段),最好是先把排氣管拆
   掉以便施工。

3.貨源問題,追風停產那麼久了,零件只會愈來愈少。和金勇、KTR比較的話,
   貨源相當不穩定,沒理由山葉為了野狼繼續做追風避震吧!(全省缺貨中‧‧)

4.性能問題,整體感覺明顯比原廠避震穩一些,過彎時比較不會搖來搖去~~~
   但若要有這種QQ的路感,預負載至少要設在1或2段,這樣的話,彈簧的硬度
   才不會比阻尼硬度大太多,造成跳跳車的現象。但是彈簧預負載調小了,定到
   哭啦會有避震觸底的情況出現(尤其雙載)。所以總結一下,追風避震的阻尼感
   確實較原廠好,比較有QQ的感覺。條件設定:
      單騎(良好路面或你很輕),可用第一段。
      單騎(普通路面或你較重),最好用第二段。
      雙載(載比較輕的人),可用第二段OR第三段。
      雙載(載比較重的人),一定要用第三段OR以上。

5.價錢,正廠的料價約八九百塊,應該也不會超過1K。

6.滿意度,五顆星,穩定度不錯,也較Q,便宜,安裝相容性高。


===============================================
(C)追風土除:
===============================================
1.外觀,土除本體為亮面塑膠的,後端為霧黑色(消光黑)。

2.安裝,因為是土炮上的,所以必要有洞洞鐵來延長鎖點。安裝的第一步就是
   先把舊土除卸下(碼表線要記得拆,用十字起轉鬆直接拔出),將追風土除塞進
   前叉之間,小緊,要用點力,我是有先在土除噴一些噴蠟來潤滑,所以並不是
   特別難塞。接著橋到土除不卡輪胎的位置,扶好,上洞洞鐵。洞洞鐵我是鎖交
   叉的,用墊片墊出高低差就行了。接著要不斷確認位置和對稱度,再把螺栓螺
   帽鎖緊。最後將原廠土除上那個"馬錶環"拆下,裝到追風土除上,我是用191
   潤滑之後,再用尖嘴前硬拔,你會拆就一定會裝。最後將碼表線裝好,醬就大
   功告成啦!
   使用到的工具是十字起子(拆碼表線),和10號開口或梅花板手(固定土除)。

3.注意事項,若是改90/90 18胎的朋友,橋土除位置是比較重要的工作,因為不
   是上了追風土除就一定不會卡土除,橋不好照卡!

4.價錢,正廠的料價約三百塊。洞洞鐵金宏笙有賣,但是感覺貴了點~~

5.滿意度,三顆星,很好看,但是價格普通便宜,安裝相容性也普普。


===============================================
(D)輪胎:(HF918 90/90 18    /    G558 100/80 17)
===============================================
原廠胎應該是正新C904和C905,尺寸是2.75 18 和 3.00 17,换胎前經過丈量
前輪胎寬約75mm,胎高約62mm。後輪胎寬約81mm,胎高約72mm。
(胎壓前1.8kg後2.2kg)

我更換的輪胎是華豐HF918 90/90 18 和普利司通G558 100/80 17,換完之後
丈量,前輪胎寬約85mm,胎高約68mm。後輪胎寬約95mm,胎高約72mm。
(胎壓前1.6kg後2.2kg)

由於輪框為原廠的,所以更換加大胎後的實際尺寸和標示尺寸都會有程度上的
差異,但是以原廠框來說,前90後100大概是比較理想的極限了,因為胎肩已
經都向輪軸方向扭曲了,這會造成"吃不滿"的情況,也就是若執意要讓輪胎磨
到胎肩,大概要壓車到磨腳踏了(磨中柱還不夠!)。若往上挑戰110甚至120的
胎,胎形會更尖,吃不滿的情況也會更嚴重,所以上110以上的胎,先改框會
是比較好的作法。再往上挑戰,就會卡到東西了,這時後股煞扶桿也都要先行
更換了。

其實若有80/90 18 和 90/90 17的胎來搭配,是對於原廠框最理想的配法,但
是這樣胎可不好找,尤其是前輪的。而且若以前後90的配,看起來又有點怪,
前輪會顯得格外大顆(我曾經看過),所以前90後100的胎配起來也是原廠框上稍
大胎的一個選擇。 前輪的90/90 18胎,胎面的兩邊還有快兩公分沒磨到,而後輪
的100/80 17胎,左右邊各有約一公分沒磨到。現在的HF918好像有出80/80 18的
尺寸,各位可以參考看看!

使用感覺方面,經過幾次路跑實測,換胎後的直線穩定度高於原廠胎,彎道穩
的定度也較原廠好,而且也幾乎感覺不出重拖現象,不過最爽的莫過於視覺效果
大大升級! 特別推薦後輪的G558,和原廠胎來比,他的抓地力好太多了!

安裝上,後輪的G558 → 直上!什麼東西也不會磨到。 前輪的HF918 → 冷胎時
前土除並不會磨到,還有約1~2mm的小細縫。但是若輪胎胎壓太高或是騎比較
久了,就會小磨土除(原廠土除,現在追風的不會磨了)。

價錢上,前後輪都是透過網路訂購,價格含運費:
HF918:1100,賣家是Y拍台中輪胎小舖。    G558:1350,賣家是輪胎王。
因為有熟識的車行,所以拿輪胎去換到好只收我350大洋。一般來說,前後輪裝
胎價碼大約在500上下。

滿意度:三顆星! 好看!好用! 原廠胎好小啊!感覺像腳踏車‧‧‧


===============================================
(E)空濾盒挖洞:
===============================================
1.步驟,拆下側蓋,拆下空濾盒的蓋子,用"自攻螺牙螺絲"在蓋子下方鑽洞,或
   有的人用熱融方式挖洞。我總共鑽了兩排共19個洞,直徑約2mm。

2.注意事項,挖洞一定要挖在下方,這樣空氣才不會沒經過空濾就進入化油器。
   而且使用本方法,應該要有提前換空濾的打算。

3.效果,其實不是很明顯,感覺車子變"大聲"了,聲浪好像多了一點點"咻咻咻"
   的聲音,反正是聽爽的! 動力倒是沒有明顯改變。

4.滿意度:兩顆星,好像沒啥效果,是我的老狼管太吵了嗎?


===============================================
(F)老狼附備用油開關油杯:
===============================================
1.安裝:
   (1)準備一把2號的十字起子
   (2)拔下油杯上的真空管&油管
   (3)機車側向一邊(當然是側右邊)
   (4)轉出油杯固定螺栓*2顆並取下油杯
   (5)換上買來的新油杯(確認位置指向ON)
   (6)鎖上螺栓(轉螺栓時切忌用蠻力!會傷到墊片~)
   (7)將車扶正並接上管子(真空管&油管)
   (8)發動試車
    ~~以上步驟,感謝[宜蘭狼]大大提供~~

2.使用方法,平常時,那個開關是指"下"的,當車騎到感覺吃不到油甚至熄火了
   就把開關轉往指"上"(這就是在使用備用油),盡早去加油~~~

3.效果,開始使用備用油之後,至少還能跑個十幾公里。這樣我有預備油開關,
   也有原本的低油量警示燈,雙管齊下,顧路機會可以說是低於零啊!

4.價錢,原廠的大約三百多塊。

5.滿意度:四顆星,蠻不錯的一個東西!


===============================================
(G)置物空間:
===============================================
1.油箱包還蠻好用的,容量也夠,不過由於無法固定在車上,離車就要帶著走,
   所以其實我蠻不常用的。

2.馬鞍袋(阿伯箱)是最方便的,容量也是最大的,但是掛在那邊感覺有點礙眼,
   且耐用度也不好,半年多就已經爛爛的了。目前已拔除。

3.蜘蛛網,因為目前還蠻新的,有點緊,所以不能纏太大的東西,我只用它纏過
   鋁箔包飲料,目前已卸除。

4.戰術腿包,容量太小,只能裝小東西,所以只是裝飾用的。但是由於也不礙手
   礙腳,倒是比較常用。

5.背包,算是最常用的吧!容量夠,平常使用也OK(我的油箱包其實可以當背包
  用,但是不是很好背),這應當是騎擋車的必備品吧!

6.後扶手小掛包,是繼馬鞍袋之後的新裝置,其實就是腰包一枚啦!我把它固定
  在後扶手側面(右邊),這個小掛包就像縮小版的鞍袋,L15cm/W5cm/H10cm,
  尼龍布質,可以塞碟煞鎖,輕便雨衣,開口版手兩支,胎壓計一只,打火機一
  個,煙一包‧‧‧
  目前正服役中,感覺容量比腿包大一點點,用起來還蠻方便的!
  

===============================================
(H)KOSO油溫機油呎:
===============================================
首先,他的價錢大約300(亞乎拍賣買的)。它的安裝也十分簡易,舊的機油尺
拿出來,油溫機油尺輕輕塞進去,然後用版手鎖緊。裝之前曾經和溫度計對錶
過(拿冷水和沸水測試),誤差很小,精準度不錯!

使用方面:
1.熱車大約5分鐘,油溫上升至3~5度C左右,出發囉! (其實熱車不用那麼久)

2.若是小於五分鐘的騎乘(小於3km),因為剛出發慢慢龜,覺得開始可以跑快點
   就已經到了,所以溫度不高,在停車剛熄火時約30~35[35~40]度C左右。

3.若是五至十分鐘的騎乘(約3~10km),油溫在停車剛熄火時約40~45[45~50]
   度C左右。

4.若是大於十分鐘的騎乘(大於10km),油溫就和騎乘的路況大有關係囉!不過油
   溫在此時幾乎都會高於60[70]度C。
    <i>若是普通五六千轉的巡航,油溫約60~70[70~80]度C。
    <ii>若是快一點七八千轉的巡航,油溫約70~80[75~85]度C。
    <iii>若是過程中有較多時間的拉轉和加速,油溫通常會高於80[90]度C。
    <iv>若有爬坡,油溫也會飆得蠻高的,大約會飆到80[90]度C以上。
    <v>目前測試最嚴苛的狀態是夏天不熄火激烈操駕40公里(有爬坡),停好車熄
          火前的油溫為105度C(冬天時只有不到90度C)。

                                   * 文中[ ]係指夏天的溫度

5.滿意度:三顆星,其實用一陣子之後就了解溫度狀況啦! 又很怕被A走~~


===============================================
(I)機油:
===============================================
1.SYM9000 (SJ 10W40  半合成,容量946cc) 很好用,C/P值最高!換檔平順,
   離合器咬合不錯,抑震也不賴,動力也不賴,只是耐用度有點鳥,五六百
   公里時就覺得換檔不順了,換油時感覺此罐油的"消泡性"不佳,因為油漏下
   來時有一堆泡泡。我六罐用七次(810cc/次)。

2.光陽奔騰專用油 (SJ 10W40  全合成,容量800cc) 也不賴,但是小貴一點,
   感覺離合器有一點抓不住的感覺,因為起步抖抖抖。不過抑震和動力皆和
   SYM9000差不多。耐用度??,因為這罐機油我只用過兩次,換油時每次一瓶
   800cc。

3.YAMAHA 4J (SJ 20W50  半合成,容量946cc) 沒特別難用,馴車期用的,感
   覺像在夏天用的,因為他不太好熱。耐用度??,因為這罐機油我只用過三次
   還是四次而已。

4.RS SBK (SH 10W50  全合成,容量1000cc) 很好用,換檔感覺很順,最重要
   是離合器的咬合感蠻好的,動力沉穩有勁,抑震也相當優異。他比較貴,但
   是找對管道買也不是那麼貴,而且我都四罐用五次(800cc/次)。這罐油的耐用
   度相當高,800公里换油期間之內,使用感覺比較沒有明顯的變化,而且曾經
   在95度C之下卸油,靠!好濃啊!操長程用它就對了!

5.Mobil 1 Racing (SJ 5W50 JASO MA 全合成,容量1000cc) 超好用,換檔感覺很順,
   離合器的咬合感很好,動力方面可以說是暴力美學的詮釋,抑震相當優異,冷
   車啟動性優異,熱車速度也蠻快的。這罐油比較貴,台中炬烽賣400,但是我
   透過私人管道拿到2XX的價錢,而且我都四罐用五次(800cc/次)。這罐油的耐用
   度也相當不錯,到700公里才有感覺不是那麼好換檔。



===============================================

以上,零零總總一堆心得,希望老手新手都能從中獲得一些有用的東西,謝謝!
(以後有啥其他心得再補囉~~~)



[ Last edited by Rally on 2005-10-23 at 10:56 PM ]

[ 本帖最後由 Rally 於 2006-11-8 08:27 PM 編輯 ]
作者: piga    時間: 2005-5-15 02:21
呵呵~~~讚喔!!!
如果配上圖片解說..
絕對置頂!!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5 02:25
真的很拍謝~~我不懂如何上傳照片~~~ Orz

野人獻曝,請大家笑納‧‧‧
作者: 祐祐    時間: 2005-5-15 02:44
好~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5 03:09
增加了一些東西,我頂~~~
作者: zephyr750    時間: 2005-5-15 03:09
後扶手小掛包.......

好像滿有趣的

不知道有沒有照片可以po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5 03:40
Originally posted by zephyr750 at 2005-5-15 03:09 AM:
後扶手小掛包.......

好像滿有趣的

不知道有沒有照片可以po

大部分腰包有個可以讓皮帶穿過去的地方對吧!只要把後扶手拆下,然後把扶手
穿過腰包那個穿皮帶的地方,再把後扶手裝回去,這樣就安裝完成啦!
我的等級好像不能上傳照片耶! 苦惱啊~~~
作者: Dante    時間: 2005-5-15 03:48
好文...

推...
作者: 呆呆信    時間: 2005-5-15 05:13
我的知識又增加了~讚讚讚
作者: 埔里之狼    時間: 2005-5-15 06:18
good~~~好文推推推
作者: bobocwc    時間: 2005-5-15 07:05
很實用!老大
能讓我轉貼?
作者: 勞工    時間: 2005-5-15 10:24
這不推怎麼可以.....

推推推!!!!!!!!!!!!!!!!!
作者: miss36    時間: 2005-5-15 10:33
好文..給你推到頂....感謝R   讓我學到不少ㄋ
作者: coo2    時間: 2005-5-15 10:47
好文好文~~
我也推一個
作者: 淡江公關    時間: 2005-5-15 11:07
讚...^^...頂置+1
作者: February    時間: 2005-5-15 12:00
好文!置頂+1
作者: 深坑之狼    時間: 2005-5-15 13:05
高手高手高高手+1
作者: 飛仔    時間: 2005-5-15 13:13
對追風那邊比較有興趣...貨真的很缺嗎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5 15:09
1.本文歡迎轉貼,因為這也算不上什麼高深改裝,純粹是老新手的感想文,可能
   對新手比較有用。

2.追風的避震真的很缺,快和鐵漢油箱一樣是"夢幻逸品"了。土除我想也快了吧!

3.感謝大家支持!本文也是我弄了快兩個小時才整理出來的。大家的支持就是給
   小弟的鼓勵。
作者: vmp694bp6    時間: 2005-5-15 15:53
感恩~
作者: DDT1027    時間: 2005-5-15 18:34
真是太棒啦!!
對新手真的非常有幫助...
這~~不推還是人嗎??
作者: Atom_R    時間: 2005-5-16 13:23
感謝大大賜教~

小弟也在猶豫要不要裝馬鞍袋或阿伯箱

不過看起來不是很輕便感覺

經大大這樣一提小掛包~

我心動拉,開始要去物色能防水又不太大的輕便腰包拉~

PS.如果有照片就更完美拉~
作者: Rally    時間: 2005-5-18 12:58
補了一些東西,新手請看。
作者: 狼狼上口    時間: 2005-5-19 00:46
推一個@O@
作者: chizo    時間: 2005-5-19 03:04
瘋狂推一下

太正的一篇文章了!!!!

推推推推!
作者: 新莊ㄚ學    時間: 2005-10-13 15:03
不錯~~不錯!!!
作者: louis2923768    時間: 2005-10-13 15:22
鞭屍?!
作者: st80260    時間: 2005-10-13 17:23
這篇是好文阿...
推~!~~
作者: 十一    時間: 2005-10-14 09:15
推推推 又學到新東西了^.^
作者: j1987719s    時間: 2005-10-16 04:39
解決我許多疑惑...爬文才是王到阿!!
作者: nightwolf013    時間: 2005-10-16 10:02
感謝大大呀
學到了不少東西 感恩^^
作者: 飛仔    時間: 2005-10-16 13:00
Originally posted by nightwolf013 at 2005-10-16 10:02 AM:
感謝大大呀
學到了不少東西 感恩^^


果然好文是不寂寞的
作者: myericho    時間: 2005-10-16 13:55
對我這種初入門的是超棒的丫!!!
我是裝阿伯箱的…就是250元黑色黑馬牌…
我也在等你的圖片~其實只要有網路空間就可以做直接的連結了~
無名、msn的空間都不錯!
作者: 新莊ㄚ學    時間: 2005-10-16 14:19
經典文~~~!!!
推~~
作者: 小恩    時間: 2005-10-16 14:23
好文...推+1
作者: 亮金金    時間: 2005-10-16 16:59
有知識性的好文章! 推~:)
作者: mnkj1    時間: 2006-1-30 18:51
最近想自己更換空濾~發現這篇文章實在讚了~
也讓我對機油有更多的瞭解~~
作者: ZUKANA    時間: 2006-2-1 00:12
感謝分享~^^
作者: 狼狼上口    時間: 2006-2-1 12:08
推一百個
作者: rockisaac1986    時間: 2006-2-1 12:27
狼狼..灌水冠很大喔~~
哈哈~你其回台中了麼!

樓主也可把此文弄維京華文...
作者: jack14162002    時間: 2006-2-1 13:54
那個追風避震阿 拿出套統的方法 我+一個

就是 用 一個 適合的螺絲 放進去 洞裡面  拿鐵鎚 輕輕敲二下 就出來了

這方法 台中太信老闆教我的 ^^
作者: ㄚ仔    時間: 2006-4-12 20:02
有學到東ㄒ~~謝謝大大
作者: nightwolf013    時間: 2006-4-12 20:16
推推..
看了文之後發現
幹= =淡水德豐老闆用副廠的追風後避琥我
<因為是亮黑色的...>
害我以為800很便宜....
幹>"<
作者: Hsiang-I    時間: 2006-4-12 20:44
老狼油杯的用法我聽到的是另一種~
一般正常時向下沒錯~
當沒有油時~像左(右?)~總之就是打橫的~
當騎到備用油也吸不太到時~向上轉後一陣子在轉回橫的~
據說這樣還可以在騎一段路~
作者: Rally    時間: 2006-4-12 20:53
原帖由 Hsiang-I 於 2006-4-12 08:44 PM 發表
老狼油杯的用法我聽到的是另一種~
一般正常時向下沒錯~
當沒有油時~像左(右?)~總之就是打橫的~
當騎到備用油也吸不太到時~向上轉後一陣子在轉回橫的~
據說這樣還可以在騎一段路~

在剛剛改油杯的那段時間,我老爸也認為使用方法 是像您說的那樣!

但是求證車行之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可見得"老狼油杯"還是有分類的。
作者: lop829035    時間: 2006-4-12 21:01
辛苦你了...謝謝!!
作者: 阿昌~    時間: 2006-4-12 21:39
有用心的好文喲~!!!
推!!
作者: 陳俞佑    時間: 2006-4-12 22:21
嘻嘻~我只對機油部份比較好奇~
不過還是感謝大大提共唷^^~
好文~~~推推!
作者: louis2923768    時間: 2006-4-12 22:24
原帖由 Hsiang-I 於 2006-4-12 08:44 PM 發表
老狼油杯的用法我聽到的是另一種~
一般正常時向下沒錯~
當沒有油時~像左(右?)~總之就是打橫的~
當騎到備用油也吸不太到時~向上轉後一陣子在轉回橫的~
據說這樣還可以在騎一段路~

不過我拆油箱後發現向下與向右...油都是漫漫滴
唯獨向上油是用噴的.......
會不會向下與向右都一樣?
作者: Hsiang-I    時間: 2006-4-12 22:35
聽到的解釋是說~再向下和向右時~油要發動才會抽~
那向上時~油不用抽也會流~所以他們的理論好像是說~當備用油也抽不到時~
往上轉~可以把殘留的一點油流入化油器~讓車子可以在行走一段路
作者: jx2736    時間: 2006-4-12 23:13
推+1
作者: 汪汪~~狗兒    時間: 2006-4-12 23:47
看到  不得不頂...
作者: 台中土豆    時間: 2006-4-13 00:01
恩 又是一的替大家著想的好大大 省去很多麻煩 掌聲鼓勵鼓勵~~
我頂!
作者: Adement    時間: 2006-4-13 13:49
這一定要推一下~~~
感覺的出來有用心~呵呵
有圖解就更方便了說 XD
作者: 狼小白    時間: 2007-2-20 04:33
追風避震器!!好像還不錯用喔!!
推一下!!
作者: 水泥混鋼筋    時間: 2007-2-20 09:50
呼呼呼...
看的目不轉睛
好文啊 :good:
本人也有在使用老郎管跟追風避震:victory:
下次也要來換G558:lol
作者: keigo5230    時間: 2007-2-20 09:57
唉..以前跟現在差真多..
作者: 翗風    時間: 2007-2-20 11:36
好文啊!不推還是人嗎?

尤其是對我這種連車都還沒牽的新手幫助很大,

我推~~~~~:good:
作者: dc73915    時間: 2007-2-20 12:30
感謝大大的熱情分享:good:
作者: chou80899    時間: 2007-2-20 17:40
好球~
就是有熱心的版友 這裡才會更好^^:lol
作者: enjoyrelax    時間: 2007-2-20 21:15
標題: 新手狼大推
機油部分寫的好仔細阿 讓我又有更多的了解  輪胎雖然還沒想換~ 但是也非常感謝了  大推:good:
作者: aaronon    時間: 2007-2-20 21:16
好文一篇,謝謝這位車友!:good:
作者: nike90012    時間: 2007-3-30 23:15
原帖由 埔里之狼 於 2005-5-15 06:18 AM 發表
good~~~好文推推推

就是愛這一種文~~~置頂吧!!
作者: king0623    時間: 2007-4-20 07:44
想請問油杯是不是

汽油濾心器?

如果不是想請問是再哪裡呢??


不好意思  冒昧問一下!!!
作者: 台南~狼出沒注意    時間: 2007-4-20 10:40
標題: 學到東西
雖然輪胎地方比較跟我不一樣

因為我是新狼150

不過有學到東西

推+1

新手健身狼
作者: a957597    時間: 2007-4-20 11:27
讚....讚....讚....:good:
推一ㄍ...
買機油ㄉ管道可以透漏一下嗎?
哈哈...:lol
作者: crazy1212    時間: 2007-7-8 23:07
小弟受教了
好文一篇

謝謝大大 提供嘿




歡迎光臨 SayCoo論壇 (https://family.sayco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