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25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貴人學Lesson3:如何和貴人連繫互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6-30 12:0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經理人雜誌


      與貴人相交,你無法預期對方何時會回饋你什麼,怎麼維持與貴人的關係?不只要認識對方的名片,更要了解他的想法,投其所好、虛心請教、當貴人的眼線,用正確態度創造互動機會。

      2005年4月16日,賢能菁英讀書俱樂部創辦人管家賢,開啟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章-「貴人學」。

      那天中午,從事教育訓練的管家賢坐在咖啡廳裡讀書。抬頭一看,發現當時任職甲骨文(Oracle)華東華西區董事總經理的李紹唐,正獨自坐在離他5公尺遠的座位上。

      管家賢拿出PDA,鍵入「李紹唐」3字搜尋,發現曾與對方見過兩次面。他決定走向李紹唐,開始自我介紹:「李先生,你好,這是我們第三次見面!我曾在2004年7月6日參加在福華文教會館,由蔡詩萍主持、你擔任講者的演講,結束後我曾與你交換名片;2005年6月1日,你的新書『勇敢去敲老闆的門』發表會,我是最後一位拿書給你簽名的讀者。」

      李紹唐被這個清楚自己行程的陌生人嚇了一跳。


互動積極,但不要心急

      「我是否能請你做一場600人的演講,主題是『執行力』?」認識不到5分鐘,管家賢就對貴人提出了第一個要求。不過,他不只是要李紹唐幫忙找工作或牽人脈,而是先「服務」李紹唐的需求:搭一個舞台,請對方分享專長。

      「我們甲骨文業務團隊最強的就是執行力。演講這個主題,肯定沒問題!」李紹唐當場應允。

      這一場演講邀請,讓管家賢得到一張進入中國教育訓練市場的門票。此後,只要是李紹唐時間無法配合的採訪和演講,他都向對方說:「找不到我,就找管家賢!」李紹唐因而被管家賢視為「貴人」兼「師父」。

      管家賢在他談自己成功體驗的新書中提到,當貴人出現時,要先「服務」對方,再請求對方幫助,因為「做好服務,才能夠打開貴人的心門。」他常自我提醒,與人互動要積極,但不要心急,如果急著提出請求,卻忘了先服務對方的需要,通常不會得到正面回應。

      而服務貴人的要訣是什麼?就是「了解喜好,並投其所好。」

      前幾天搭電梯時,管家賢遇到一位外商科技界的高階經理人。「總裁,很高興第二次見到你,兩年前我們曾在君悅飯店合照過,」管家賢首先打破沉默,讓對方愣一下。管家賢接著滔滔說出,對方十多年前曾幫鴻海集團做教育訓練的往事,並表明常聽李紹唐提起對方的豐功偉業,儼然像個小粉絲。其實對方的經歷,也有一部份是他從書裡看來的。

      在電梯到達33樓時,這位總裁主動遞出名片。

      「這叫『深刻的巧遇』,」管家賢說,穿著整齊,讓貴人先有「乍見之歡」,接下來聊天的內容要讓對方有收穫,覺得「相見恨晚」。即使不提自己認識李紹唐,他談論的話題也不會脫離這位總裁的工作和興趣。

      採訪當晚,管家賢要與一位媒體大亨吃飯,他帶著幾本對方出版的雜誌,打算向對方致謝。因為其中一篇報導,讓管家賢興起結識一位知名中國企業家的念頭,而李紹唐幫他完成了這個願望。


認識貴人不只認識名片

      然而,認識一個人,不是認識他的名片,而是認識他的想法。與業界前輩見面,管家賢都會先肯定對方對自己的幫助。「人類最深的渴望是被欣賞,」管家賢引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話指出,「要喚醒對方的內在渴望。我對他做的事情都很清楚,他自然會覺得被你欣賞。」

      第一次見面後,應該立刻進行後續連絡。但許多人可能會因為怕被「位高權重」的貴人拒絕,或擔心過於唐突而不敢連絡,錯過了留給貴人深刻印象的時機。

      「如果是出於欣賞而跟對方連絡,貴人通常都會很樂意回應,」管家賢認為,只有為了「請求幫忙」才與對方連絡,被拒絕了才會覺得挫折;若是一開始就抱著「請教」的心態,第一次沒有得到好回應,再連絡一次即可。

      管家賢通常會用手機簡訊或電子郵件,跟對方連繫。「要當貴人的『眼線』,」他通常會把有用的資訊傳給對方,像是轉技經營管理的文章、邀對方演講或是以「請教」為名,請對方餐敘。

      下一步,就是用「行動」表達對貴人的支持。許多人會送花、送禮,但管家賢認為那只是入門,送禮要得要領,否則就算認識很久,關係也只是一般。貴人也需要幫助,了解貴人的需要,才能用「差異化」策略維持關係。

      李紹唐的第二本著作【勇敢去敲未知的門】出版時,管家賢就花了十幾萬元,自掏腰包買下1000本,並邀請李紹唐到各地演講,不但給足了貴人面子,也創造了裡子。

      管家賢的差異化優勢,讓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但他堅信,與貴人相交就像「拿一藍乒乓球換一個籃球」。

      你無法預期對方何時會回饋你什麼,但與人交往,快即是慢、滿即是快,你在付出的同時必須相信:「我此刻為貴人做的事,就是在示範給對方看,他日後也可以為我所做的事!」


[ 本帖最後由 傻翔 於 2007-6-30 12:09 PM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5-3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