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666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全、效率__煞車習慣養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6-11 11:5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GUaIo8SwuBg[/youtube]
. H( |* ^$ ^, D$ N
0 R. l+ x1 c  x2 c2 D意外的狀況
2 y* u" c! [5 u6 G就是在你沒有心理準備時,突然而來的....
. `& Z0 u/ O' j+ K3 O而考驗你緊急剎車安全的
) {! }! u2 _8 Z: o9 t4 ?6 ~有粗心的用路人 : ~. X/ r0 J& Z
還有可以讓人魂飛魄散的不良路況- h6 y3 s7 ?) i" N( W: U' L' @& @3 r

* ?0 d  e4 E' T7 v因此我們不管是小羊、檔車還是大重機的騎士4 Z0 U0 c9 w9 H6 y
都需要針對自己的剎車能力,有足夠的訓練和準備: h9 M, q1 e, S" N+ \5 J9 N
千萬別把平常偶而突發的狀況' z7 P6 @, ^4 b, B5 D
當作是累積剎車技巧的經驗,並認為這些經驗已經足夠...
! Z" h0 j+ G+ J8 |, N
6 d! K7 z- b7 \# r- m* j; N理解剎車時基本的機械反應~% W% g. F% I. s. A8 D4 ~- P) H
前輪煞車; a, _; T3 f( [+ L
機車就一個前一個後的兩個輪子
9 l8 F' L' ^, B! S0 m$ T- [8 n0 q兩個輪子都配置了剎車系統2 F; k  `+ |2 R* F8 Z' j
由於前輪在前,單作動前煞時,前輪必須很辛苦的頂住後面整個車身向前衝的力量+ n4 z8 u" H0 F' k  k0 E% ~
所以不管是汽車還是機車的前輪,都配置了比例較大的煞車力量9 u8 Y5 D8 h' O$ G9 c7 a- ^
還好這股沉重的力量,經由前避震器的下沉吸收,
) M! K, E  n, D  B漸進而穩定的施與給前輪,使其盡可能發揮強大的制動力量
* E- v0 e# O* U' q6 ]' @# A就像我們用手拿著橡皮擦,逐漸用力的壓擦桌面一樣,磨擦力會越來越強
7 o; N. ]+ v6 A4 P, n  q避震器在吸收車身直進慣性重量的同時,也負擔吸收路面顛坡的工作1 s/ _0 D: b' I7 A
所以在整個前煞車的工作上,前避震器絕對是相當重要的角色。7 l2 g) S- s! s9 E

5 j$ M8 [) G  v$ q5 g要特別注意的是,前煞制動時下沉的前叉反應,會使重心突然改變3 s8 s! B: s& B- P$ \
特別是當把手處在轉彎狀態時
7 F9 H9 m: t- p7 G" R+ Q) I: W慢速的回轉、小彎停車、慢速下坡、市區塞車找車縫時的前叉制動下沉9 X: t: o! b& {8 p
這突然的重心變化,經常會讓經驗不足的新手初嚐倒車滋味8 S$ O/ J3 N# w
6 w8 }; E7 `2 l, C" B% W
有過這樣經驗的新手,應該就開始會去研究何時該用前剎車,何時該用後剎車% C2 ~2 c7 D9 b* A& n" x0 h
但也還是有新手傻傻不知所以然,讓這衰事發生一次又一次...
: k; r9 R0 ?: H4 w/ a
1 A2 {: o- n; Z! M4 Y9 G8 ]( @
, b4 b3 C" _8 b: |* B( x
7 I& m4 W6 X3 ^  z7 k6 A8 a後輪煞車. m1 w# n( r7 @$ x7 B/ ]: \
因應動力的傳送,後輪需要較大的尺碼以獲得更多的貼地面,來應付不斷而來的馬力
4 ~  L. p4 R7 n: t& d! ~/ @4 d0 Z較大的尺碼,對後輪煞車時的需求也是越大越好,8 j: A* B+ C; c# g
當後輪的貼地面積越大,對後煞車制動的幫助也越大
% r  H1 P/ M3 n/ Z被配置在後輪的煞車工作,其實是充滿無力感的,3 y3 n; J9 n/ ^8 \
當只作動後煞時後輪只能盡力的拉住車子,減緩車子的前進,
! t# m0 Y0 Q4 M, y當向前拉的力量大於後輪的荷重時就只能被車子拖著走了...。' N8 p/ B. W7 F& x

/ I0 d" I7 |/ p  _為了避免後輪永遠荷重不足容易被碟盤鎖死( C8 L8 G- E, e/ x% {- y
後煞制動力通常都被設定的很小(大也是拖不住)
) _! z  x  @2 y9 z: P( x& l8 l  S  m
雖然把後煞說得一無是處
7 v* D; _2 T6 U% Q' M/ a但比起單煞前輪,單煞後輪時車身的反應可是無比的安定
" E0 x: l5 _* `: r% R就如前面所述,新手應該在2 r/ t/ m3 l/ R2 F9 `$ T* e5 v7 c
慢速的回轉、小彎停車、慢速下坡、市區塞車找車縫時習慣性的善用後輪剎車。. @' W/ J5 A3 P# g& l$ i3 g- ^

( b: d$ z0 M1 {* \9 P% }9 L訓練腳控制後煞的力道,是非常重要的煞車技巧...  a0 I; f$ c4 v/ D
& c& |+ K: n( I) U3 x

* n2 {) n$ j. e# }' m
" s8 i/ U& c( |4 ^# H0 I+ U
. T; c8 J. P; u$ g4 \0 `' q
6 G1 l1 j5 C9 H0 h《實際體驗認識愛車前後煞的性能》! r, @: W" q: k! b" p% p
6 L0 n5 V) v! |
找個車少路好的地方2 v: e& e/ [! H; B
以30公里體驗,然後60公里,專心的用身體去感覺單煞前輪及單煞後輪的差異- G8 g( z, T+ ?- E
(注意請勿急煞)8 K0 k( ?5 l# N" r, {
" k3 W$ z; F/ I/ E+ H/ ~. A
主要還是因為每個人的車種、避震器型式、阻尼設定、輪胎、體重等都不同8 e; j% z, n$ c$ n" n) w' R& y
這種體驗,能增進對自己愛車煞車性能的了解
) {- O* a, U. ?6 y8 q9 {  ^" s8 N& P2 Q" b/ ~+ O/ O- J* D7 j
當單獨緩慢壓緊前煞時,仔細感受前叉下沉的感覺、車身俯衝的安定性、前卡鉗咬合的順暢性、& _# D! r9 a& |+ _2 r$ b% k
拉桿的手感、輪胎抓地的感覺等...都是應該好好體會的重點。- q* p- k# t+ H' g& h
當單獨緩慢踩下後煞時,仔細感受後輪拉住車的能力、座墊(後避震)下壓的感覺、安定性、) r3 G& S7 X& L* W& H, M
後輪胎抓地的感覺等...是體會的重點。
( ^2 b8 {3 k6 O+ N- d" r2 _/ L0 m5 E& S3 l8 g9 U
然後再針對以上的重點,以30公里然後60公里的速度,5 Q% r3 g. f$ f% i/ S
體會前後輪同時作動煞車的感覺。
9 j) w. n8 U/ o" v
# M9 W. M6 d* A1 b這是新手,也是新車車主認識愛車的第一課( f0 X$ ]6 Z% @5 N# n9 `% u
會這樣作的車主,一定是個好騎士!, o; v% Y; g8 q2 e8 T6 d+ S/ M2 j
# m; r2 I/ Y3 X; c0 X& ^' S
* i& l( D/ ^2 z" P' r. n6 L
, J0 o  }5 l) e: [4 p' `) ?

# M; U7 t2 R: M" U0 N" g3 G; G前後剎車比例7:3幾乎是大家認識剎車的第一印象
! v3 n8 a  n# g3 f0 Q但可不是每台車都這樣,+ S% q4 C/ B4 i- U
隨著不同車種的構造、特性、配重不同,可以是6:4也可以是9:1
1 c; p3 U8 f3 @車主必須很快的藉由實際體會,瞭解自己的愛車,前後輪的剎車比大概是多少
7 M( Q# H2 X- s) I' P才能更明確的掌握與應用愛車的制動能力。
  a$ s0 C) J" J  Y/ x& U% \& V, _4 a( Y- W
無論如何,這個比例都只是機械上固定的煞車力道的設定
' [. k; E* S$ h% k$ @隨著越高速度的制動,車身前後負重的比例會越顯極端。
$ X3 k0 _" \# a0 O* g
) t! U6 Q2 {0 t, ?! R4 J# D4 M8 ^# K7 m, u+ d2 X
8 `, q) Y. p9 m% \4 D* Z8 [; L, c
6 L0 n2 ~7 S7 n

% Y: c: H$ i! L5 Q/ l( I# N1 ~  `' H& t
避震器與車身結構的差異(所謂的底盤),也使剎車的安定有著很大的不同9 m( x) x1 |2 Q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2輪BMW抑制俯衝的前叉結構,就與一般前叉有明顯的差異+ K& j3 ^" T. w
BMW結實、安定、抑制俯衝的前懸吊系統,
+ X$ h* M0 b$ D# d, G) P的確是讓BMW在煞車時能獲得最大安全保障的最大功臣。
* O- M  |5 y8 ^  G3 V% w" U
$ W4 r; T+ E! ^同理,一般的前叉藉由適當調校,一樣能略增進剎車時的穩定性7 I$ I& Q" S' O; p) q, \+ W! l
而在一般的前叉型式中,還又分為正立前叉與倒立前叉,$ p8 d: D" O/ `  |
先不管這兩種前叉在彎道及高速上的差異
, K5 E0 d( K$ ^3 |' H光是在煞車的穩定性上,就有先天結構上優劣不等的條件...9 R% \+ Q" h' ]; u1 ~3 c7 j2 d

  D) L3 V/ g+ G( U' i; c
7 A% w8 A/ n; `( x2 Y% A
/ D1 K" O/ R6 S, y0 W3 n5 t見上圖↑↑↑( s& E; m/ Y$ v" y! e
倒叉
. g" X9 e0 N3 P' X簡單的說,倒立前叉就是將車架的結構,藉由粗壯的上叉從龍頭延伸至前輪軸,
$ s0 d2 [0 J7 ^而且隨著前叉負荷的下沉,倒叉的結構就越強
. d2 ^4 V! S9 T堅定、結實,是倒叉在應對前煞操作時給人的安定感覺。
4 h/ _0 W5 C/ e; B" J( K. b7 N3 G
1 f; l1 V. h2 x& F2 R2 b: }/ T正叉
6 `% U/ Q  ]! g$ _4 o結構簡單、韌性十足的正叉,雖然在前叉下沉時一樣能有效加強叉體結構
3 A* z6 }" k! ~5 `# p5 V1 e3 M* e但畢竟上叉的結構,從下龍頭開始就較易受力變形* Y; H$ r/ P) C
因此在重負荷時,就無法如倒立前叉這般的安定5 ?% C/ a' H& B: x
這種前叉型態的車主,是最需要瞭解與適應這種有點彈性的煞車感覺
% V$ X, \6 @1 k+ k: \4 C/ Q3 _! s" H5 g, c
倒叉、正叉配置的考量並非只是成本的考量- h8 n9 J, T4 y9 w# J9 `' M
像GOLGWING這種頂級休旅還是堅持配置正叉9 T9 z" X& r- f. F/ G8 x
主要還是正叉有著騎乘舒適與靈活耐用的特性
1 W! t/ E8 G) I( m) u4 k3 C' t至於剎車的穩定性,這類高級車種則會利用前後煞連結與後輪負荷重的特性來補足。
$ v' {& H4 t3 `8 Q" e0 G( P
2 U; |! H: @5 N3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JR0J1lJlY[/youtube]. ~5 `3 \& r$ i( p4 C5 \

: S1 u4 S* R% C沒有100匹的剎車能力,別催100匹的油門
' q: H7 q" T2 m. d你的煞車功力有幾匹!!; J1 }' @; u; [4 D5 }

1 T0 m+ V, z+ e# v, \5 {! J
7 @1 h+ u0 b5 t; c+ Q3 A' x' I7 y" }
緊急煞車
; B5 ~- F' D" M- k3 x0 i, i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突然而來的緊急狀況心裡一聲"雪特"後: ?0 d4 Q* [; ?4 u+ o" C6 E1 l
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已經把車停下來了,只剩下心臟還在高速的跳個不停...8 f( s7 ^! g' r6 C" E, H. k
( y1 S" O% x, s  q3 V# \! a: o, Q
對於剛剛是怎麼操作緊急煞車的,別說步驟是如何了,就連想都想不起來了~
4 Z8 b" F# z7 v% ]$ X; A* y這就是我們平時的煞車習慣,在淺意識下發揮了自動操作的能力* B7 e% p* J% \: }
就好像是一個隱藏在腦裡的簡單程式,
- }2 O5 X3 y+ J- R只要遇到危急,這個程式便會自動啪啪啪的完成一連串的操作...
: c) c5 e# v" `5 [& T
$ }: Q- z  Y5 k* O0 e2 |每個騎士的腦海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煞車程式(淺意識習慣)
' i" d% t! j- a: Z0 [, z& T* a  B但對新手而言,如何才能確認自己的這個程式是不是最安全、最有效率呢?
% S" o( k! r( Q$ o( f( F藉由這個機會,我們可以再次的檢視、研究
+ w7 M; y! B5 x& m, G3 B* @然後經由平時的練習與堅持,慢慢修正與精進這個程式
" \+ d/ S) @6 ~" [
4 t$ q9 s3 K. b- `+ Z7 f這是騎士最無形的功力~也是騎士自己最該感到驕傲的騎乘技術~
( k* P* k9 d0 h  _
6 }0 c) a3 G+ @0 q6 @# f- {/ ?2 z2 ^+ N, ?$ |2 x;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h5 V. ]* l2 G" r( e/ |! a8 {

- K: @* s3 t8 |' y8 U2 ?) r  B
5 X  I% a7 h" D  c: p* M  ^2 w
# K) P/ c2 f, z
( ^! Q+ z' U: Q1 q6 [: a" @) ^- Q# H2 F' \
最有效率的煞車,偏偏就在最危險的鎖死邊緣!!
) J: ?2 |- b4 k0 X( a
鎖死∼
. o( W: V( d6 C1 G煞車制動的一連串機械動作,主要是由兩個力道在配合執行; D3 @+ C9 \, }% e
一個是卡鉗夾住碟盤使輪子減速的力量1 E, y; X2 Y9 O: \
一個是減速中的輪胎抵抗路面,使車子慢下來的力量
# c1 X. [  ]/ m; ?兩者若能完美的搭配,就能達成最短的煞車距離(最有效率的的煞車)
: Z' g, R+ j6 D' z, W" o7 t" p" O: m2 J4 j+ D
一旦卡鉗的力量大於輪胎抓地的力量時,輪子就會被卡鉗咬死; \" X* `) N$ f1 R: g& O2 @
被咬死的輪胎,便會開始打滑失控抓力盡失....: w# w4 B0 |  p$ ^& G; T6 W

0 F3 u5 e: o8 `' X. ?7 ?7 i$ m( r; J: i0 }

8 I1 J4 P( y9 M' L4 o# K4 i& U/ T1 T' z9 Z& o$ P
前輪鎖死
  L1 t& e1 b. e# A( o. U前輪鎖死是最難以救回的,我曾經有一次經驗,以非常近的距離完整觀察到,+ Q6 N4 L# m  x. t& |4 m! l
前輪鎖死時如何瞬間把人跟車扯到地上來,+ |% v! l7 z/ ~4 g$ @* m$ J$ u' j( C
那是在一次場地60公里急煞車練習時,一個加強改前卡鉗的跑車車友不小心表演的,7 R: M' r5 R" K" i6 H7 J/ v! Y" m
看到那一幕你會有種錯覺,好樣他的手一拉煞車桿就把自己連人帶車摔到地上一樣。
2 A& W! I5 @0 z' B
$ E2 L' Q  Z3 N% Q前輪鎖死就是這麼讓人如此措手不及。不過以前,我有從前輪鎖死中脫逃的經驗
$ U; {9 @1 z% N1 ^" ~7 X當時因為山上突然冒出的一條野狗,右手瞬間反射的死扣前煞,突然在正常的前叉急速下沈中,
; M' }! q6 j: a( _( U* K  x+ X0 C又另外感覺到右手還有一股詭異的力向右下拉扯,當下立刻閃電般的鬆開煞車桿,# d2 l  T, i# ^+ F# `! x8 m
車子扭一下後回到正常....或許前輪鎖死後,還有個0.幾秒的救回反應時間吧!
; P$ w. H( O) T  D* Z% s7 j& @9 r" m
; V) K' a" N3 N# j+ i; f% h
後輪鎖死+ n: y1 @- [6 \
後輪鎖死就比較經常會發生,尤其越是急的煞車,後輪越是容易發生鎖死8 }; y9 ]/ u* _
理由就是前後同時急煞時,整輛車的重心大量轉移到前輪,使後輪的負重被拔除了
  j( U% |: s% c4 q少了負重的後輪抓地力變得很弱,此時後卡鉗咬太重時就鎖死了,
* e7 h0 P! G( \, z( x* p& w( h偏偏我們控制後煞的右腳又很賤,一急就老是用力的給它採下企∼1 p" f- [$ I6 C8 \/ m
+ z5 u. C4 \6 j* i% g
後輪鎖死,會隨著車身垂直或頃斜,有直拖跳動跟側滑兩種反應,
5 z5 O5 G! ?+ o, T) z) O* R因為還有前輪能導向以及負擔大部分的車重,所以騎士只要在後輪鎖死後) Y& H. J. d8 G  l# z0 r
鬆開後煞通常能順利救回...& s6 W( f  H' P& Q
嚇了一大跳當然是一定的。
& Q" f0 P0 R* D0 R+ J6 Q( G: h% Q) x6 N) o/ w
) t5 Q8 F, H) H/ n

; [. j! N8 J  ?, |7 p保持輪胎的抓地力永遠大於卡鉗的制動力,2 t7 E7 k# _( `
是防止輪胎鎖死的唯一要訣∼

# w8 ~% n: ~% U# |; S0 V所以,為了達到最有效率的煞車,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在煞車中增加輪胎的抓地力
/ q+ _( \. j* l% s- a* n以便能增加更多的卡鉗力道,在不至於鎖死的界限前,達成最安全、有效率的煞車距離。
) P- K$ k/ F. z- }2 w) s2 R3 B8 e6 \5 l, W" _6 b

+ i: {9 J, `5 r& M$ K1 E5 p; \& P
4 |: g$ i( k! A. \* y
避免用爆炸性的反應急扣煞車桿~
5 j/ V' C$ M( r) X& V
手指扣煞車桿的速度與力道,一直是前輪瞬間鎖死的元兇4 P* k. V) _# H/ \3 @7 R4 c  q

! j) q( f0 w5 Z) [' P( Z' N( Q& I6 O- m/ M7 k- T
↓↓↓請參考下圖
& [) z8 M+ t+ v0 P6 d7 N當機車在一個速度行進時,煞車桿傳送油壓使卡鉗壓迫碟盤以減低輪子行進的速度,
* a( q6 `- j, J  c前輪後方整個的車身因為直進慣性的受阻,而將這股慣性力量經由前叉傳遞到輪胎,! ^1 J. [: a) T0 u4 u
輪胎再把這個重力傳遞到地面。
" w+ o/ ~8 F* c! `
; ~/ b2 {' g# B  s( H3 c' f: P前叉內的彈簧及阻尼,在吸收並傳遞這個重力到輪胎的時間,就是前叉下沈的時間,
9 ]7 Y, a+ c0 [3 c. b當前叉確實被壓緊後就有足夠的支撐能力,使輪胎擁有更強的抓地力量。
% ^" a) P6 L( Z; g# O" o: K; ~# {7 b1 Q- ]* v' V
鎖死,就是發生在前叉還來不及往下壓緊的這個時間點上,6 K2 q% Y0 C. o  }
在輪胎的抓地力還沒足夠前,因為受驚嚇而過快、過強的死扣卡鉗動作,導致卡鉗先鎖死了輪胎。
& J7 l9 Q# E1 ^) ?7 O3 W# n$ T3 `) W. u# X6 e

  O5 H0 h! `2 r改個觀念,馬上不一樣∼
/ J& X3 K2 x1 `
將操作拉桿的注意力6 M% u, l5 q1 Y( n  I6 i4 C) V
放在前叉下壓的幅度上+ V6 ?$ i, G; U: N6 l# d# R
以往我們在操作前煞車時,總是把手指的感覺都專注在感受來另片與前碟盤的摩擦上
' @0 T* T: \' `# \現在開始把壓拉桿的感覺放在感受前叉下沈的幅度上...
" ^6 l8 F8 M8 M  h# H實際試試看∼! @* f4 f* h$ R
以不同的力道壓拉桿時,前叉是不是立刻反應出相對受控制的下沈幅度..1 E  J; Q2 y5 D, l, c2 l6 y. g# |: m
當手指的目的是在控制前叉的壓縮時,前叉內阻尼油壓的緩衝阻力,! u3 X9 U$ o6 s6 g
自然就會使手指的力道不會太過躁進了
  e4 ^/ c1 I4 o, ?
4 [- u" V. u; M& r* `6 ?+ v" }2 ?% l  m  f
前叉壓的越緊→前輪的抓地力就越大
# `% |7 T' I. P/ ~7 T) H2 U+ ~8 ]
抓地力越大的前輪→就能使用更大的前煞力道
: J1 _$ M6 X) f0 E0 d) O5 v6 F
無論多緊急
0 R) k7 L7 {- _& R' T1 F6 [6 E0 a都必須先增加抓地力,.
% e3 z" k8 L! x9 Z  W
如何在最快時間,利用前煞快速壓緊前叉取得輪胎抓地力是首要功課
. G8 e' s) C; s9 _我們必須在意念上把操作前煞車的動作
1 c9 e" e( a$ q3 n分為兩個步驟:即 先增加輪胎抓地力後→再煞車 的觀念。
% ]% j8 B) `' b1 J0 t7 D+ B+ R, @0 n  A

# k$ g6 {2 _, ^& {2 u3 S! }) z/ U4 G( g+ _: Z

, p1 @0 Z& Y6 j3 e. A- h" l見上圖↑! W2 q5 ~- }- R3 Z7 q. U+ O
這樣的改變並不是把一部電影刻意切成上下兩集,, z1 k2 S* J* ~2 W5 y
而是在一個完整壓桿煞車的過程中,加入一個等待前叉壓實意念
0 S3 i% _( K% h: o1 F0 E2 r8 ]當手指感受到下沈中的前叉壓實到可再加重煞車力道時,才接續用力扣緊煞車5 ?$ R! K. h7 Q8 A6 ^

% [6 l. b& Z5 V& W% i2 E這個等待前叉壓實的時間,5 V, X! L* Q  T$ H# t6 Y+ f
必須從初開始練習的刻意停頓等待,(見下圖↓)練到純熟後又只是一個意念
7 y" n6 a5 U4 L0 ]3 h最後還是回歸到是一個順暢的煞車動作
& X0 C$ x" A# B8 l3 d$ t! y與大家所曾聽說過的〝兩段式煞車法〞不同的是
4 c1 e$ H" A/ d% i8 y% |這樣的方法可以學習細膩的控制手指的力道,清楚掌握前叉的下沈及前輪抓地力" i7 l$ A/ ]% _& T0 J1 B) B  V) X
(平時一般煞車減速包括做夢,都採此法...)8 Y. k5 W5 p% ^0 U
% @  L# `: `) }! t1 q
熟練後
) p( T! j1 L/ ^! o, `! P( M再遇到前面冒出來的恐龍
/ |4 p* u; _' `* S+ l/ L淺意識下發揮出來的手指壓扣拉桿力道,將會是快速又穩定的油壓力道
. V9 _8 }6 G  z% O- s! i而不是兩段不穩定的煞車步驟,更不會是驚嚇爆炸式的急扣煞車...。' J" Q3 i$ e, l
. |+ o& W& E! W% \: z- \1 W

8 P4 i: {# b5 m) ]4 I/ }3 S7 G0 |& y* y' }+ ?8 W+ F

. b# q2 A2 f/ W2 h0 _: T& ^2 ?2 }" v( r
已經習慣用煞車拉桿控制前叉壓縮了嗎?
5 ~. x! ^( Z: ]) a  h
那可以開始練習下面的前煞車操作方式了!!
$ {: g6 t; J9 {3 _) [' U- D& _7 [( F: w+ }8 ?
初心練習用∼好記的
4 M  k) y7 t7 i, J3 W0 _
前煞操作口訣∼找個地方,以30公里練習,從緩煞練到急煞, L' K- H5 j  @

) `+ `" f# L  M2 P) ]0 T! `% x( p3 t+ }# l
step1.壓
3 B( I& X0 p  G1 H手指漸進的壓縮前叉
  O; h( G8 L: n
* X) J/ s  R: c8 W$ [step2.扣
! Y" s, J; ^( E& P$ H前叉被壓縮使輪胎抓地增加到一個程度後,拉著拉桿的手指再更用力握拳緊扣煞車
8 W  O0 V7 v1 Q' G) T- L. s& b  p* j8 x! d8 }/ Z- c

+ y- r' j8 y, L3 O: L* Y% u/ I
9 @$ `7 I$ t! j! ~) O3 c0 [1 dstep3.緩3 `+ O% |. {6 y2 x
在車子完全停止之前,扣煞車桿的手指略微緩鬆一些煞車力道9 g3 d1 l5 ?+ @" R' u+ C

* P+ c: A. X  [( ?; r3 P3 T( U見上圖↑
, ~1 }) s. u! c0 K+ M/ q車子在完全停止之前,由於慣性G力的慢慢減弱
0 `- z) J7 W' j8 k/ X( g! G  s前叉在停止前其實已經慢慢浮起,也就是前輪抓地力在停止前一刻會略微減弱
: x) X. h' j2 {4 `鬆開一些煞車力道可避免在完全停止前一刻輪胎鎖死
8 N6 z4 m& I4 A" K雖然此時的鎖死通常只是前輪定住往前直滑一下,但還是有可能會照成摔倒
7 D$ K& q. p/ _(比起煞車初期的瞬間鎖死,將人車瞬間拉下馬的後果,這種鎖死的後果算是很客氣....)1 N$ }& i# w+ J

- r6 A5 q& K% Y5 p9 F這種前叉在停止前回浮的現象,在不同速度煞車、不同車種上劇烈程度都不同。) t9 ~: q: ^& w" T& Y

0 c# d% H# {# F' t" e3 D7 u$ t& ^壓→扣 就是前輪煞車練習的口訣
8 ], L3 w4 E! a( P, X" K練習的重點__是作到順暢、順手、一氣呵成。% ?3 e( c0 {) G3 V# r; u
0 M1 m, ^9 D! {

$ @" r5 i' w, b8 }! F9 k: Q
6 S" D" _! X1 n7 @* w9 k
  r6 y/ F* I+ x) R# k. F% o學會緊急時,腳還能漸進的鬆緩後煞車力道~
8 f6 }! o2 \; K
是最難的~8 R- f9 e$ ?* A  a4 w) b
在煞車時的荷重,後輪跟前輪剛好是相反的9 t9 `9 U9 o  R) K% _' G4 a$ d
也就是說後輪的抓地力在煞車過程中,越煞越小& Y- M5 F0 t) G, c' W/ d
在緊急的狀況時候,控制手越煞越重這很順理成章
+ u; |; C% S0 Z2 d" j但在緊急的狀況時候,要一向粗枝大葉的腳邊煞邊放鬆
1 ?0 B; F! ~/ ?# I- R實在是不容易,因為這完全違背了人在緊急時心理跟生理的反應0 q% l, ^3 E! a1 q& G- @/ B
尤其對平常有在開車的人,還有喜歡踩蟑螂的人
; }1 z3 X/ ~( z: @是非常...超級...的難...
7 ^" R9 o: o5 ?) l建議先把前煞練到非常純熟後(淺意識都能自主安全的操作)
0 v* o; j  m6 {4 i/ d2 `4 z再長時間專心的練習急煞右腳的煞車力量控制( a' R9 k' S! a8 C6 Y
" X) P1 {/ T7 u7 F5 O* k4 p/ q4 h7 b4 o
●不斷不斷的練習...1 S; ^7 S% d! f! ~& a: D# G
從平時山路進彎的後煞抓地控速練習,到急煞車腳力放輕的力量控制* {6 V% ]& V8 i8 {& p* w
只有意志堅定、永不放棄的訓練右腳控制後煞車的能力吧!
& `5 @8 U; s+ o2 y& \# w, w
9 }# G5 a1 r! J2 `) J) p; h5 p夾車身,卸腳力0 b& Y* m6 A. V
在面臨緊急狀況的第一時間,雙腳夾緊車身,可幫助卸掉些腳在緊張時反應出來的力氣
  @# V/ \2 t2 \$ D& H: V. ^' ?把遇緊急夾車身的反應,訓練成淺意識的反射反應。
( v! |9 o$ Q' [- B- I' F4 d+ P0 H2 C) t) {) p. B* S( f
善用引擎現有的動力,減低後輪鎖死的機率- V8 x: N& R5 H, C+ z3 R- [
別忘了,我們考照時學來的急煞車知識,急煞時回油剎車,到車子停止時才抓離合器阻止熄火
6 @. C6 C7 y% v# l% N* [那剩餘的動力,可協助防止荷重越來越輕的後輪鎖死。" {$ H3 X8 |8 u* u& R5 j
# e: I5 X$ @! \
不過,在一般煞車減速時(不到緊急煞車的減速)、或前方是紅燈時  j0 P# W1 j9 x( ^2 Z
可一邊煞車減速一邊降低檔位,如此,在突然需要回避或變成綠燈時,才有足夠的動力可運用。
/ p4 n( v  W. B! z6 |0 M
0 ^/ i8 D3 B4 m! v; ?6 ]2 ]1 Q5 ?5 v1 `) y* K
前後煞車都運用8 P6 ?) Z2 K" b" \( B
才能作出最短的煞車距離~8 R8 J  c2 h* V, c% x
如果為了避免後輪鎖死,而在急煞時採取放棄後煞只煞前煞的作法$ g: r5 r7 G( T; L: u7 ]& I& `
是不明智的: T5 J9 K& J& C
理由是,會增加煞車的距離,一般來說以60公里的急煞計,單煞前煞會比前後一起煞車6 Z1 F6 w# s$ f2 O: v  a
起碼多出個5~15公尺的煞車距離,煞車當然是越短越好,哪怕是少個一吋都很重要。
! o+ Y( W% f+ ~: }0 q- V4 S8 e# |% V還有就是少了後輪的制動輔助,單煞前輪時車身比較不安定,對路面路況的包容力很低...
% ^: g& f; e/ L. @1 T1 z新手可以容許在煞車技術還沒成熟前採用此法,但前提是不要騎太快
4 \) [2 H1 l; `3 g3 Z) r* ~0 P( Q2 c* i% h& y
一直迴避後煞的使用,不是長久的辦法...
7 V5 F/ V/ C# E8 E
( z6 Z+ J9 A; ?, O
8 v6 ?, g3 ~0 [3 f1 d(
圖上)初階急煞車_前後煞同時操作步驟~2 I# o3 s7 Q5 `8 A
前後輪同步煞車是最基本的煞車方法
* I$ N- L1 k5 @2 y% ?2 G
! w& I3 m+ P' y  }1 }& M(圖下)高階急煞車_先壓後輪再壓前輪的操作步驟~% C# j+ d0 D: m/ n# d
前後同步的煞車技巧熟練後,可考慮練習先點後煞壓後避震後,5 @. a. S6 z& u, J$ O8 W
再壓前煞壓前叉這種平行下壓的煞車方式; m* ~' c5 B9 x0 {# f  o3 x. z
好處是更穩定,重心轉移也較慢,後輪爭取了更多的抓地時間7 h2 h1 p7 _: U4 t
因此能比前後同步煞車,作出更短的煞車距離。; n; B8 ~& O0 G5 A1 |

" v% I0 @. B7 ]2 }( Y+ K腳還沒訓化的車友,避免緊急時第一時間就把後輪鎖住了...
0 u; Z4 |- X; g+ n, s0 Q  x& b) ^4 Z有裝置ABS的車主就不用客氣直接練。( F8 l+ w8 J! o; W) \, j3 l! z' L$ |

2 U% A- n7 G8 y& m7 z2 S──────────────────────* G% C9 M& e& _. u4 Y- [3 i0 c
初階急煞車練習_好記口訣
( L" z4 \% K% e; o' h: w
──────────────────────9 y' \* x5 T2 M/ j" \, F" ]
夾→+點→扣 →切6 a: _% k+ ^! P' c# n; ^9 P. c
註:8 e" |5 a, C2 }! ^
_兩腳夾車身, R  a5 r8 f  p9 B7 h* L0 U5 j
壓+點_前後煞車同步進行
/ |0 S2 O0 V( _/ X_停止後立刻拉離合器,阻止熄火! q2 U3 v. p( k" ^% K  f) x) F. Y( o

. N% b1 a# O9 K3 Z( G" X──────────────────────
) d: c! n' A' S7 j+ p4 a高階急煞車練習__好記口訣~
9 Q" t) p. D7 ~1 L3 @$ o: B& z% N
──────────────────────
) ?5 a5 |' Q* C3 N* C6 X夾→壓→扣 →切註:
1 M2 h- r( G0 W$ R& d  A點壓_急煞時,前後幾乎同步煞車,但實際上是先點後煞再壓前煞
# [$ D) B/ f8 F4 `; d8 A. l◎平時溫和的煞車練習時,先點後煞讓座墊往下沉後,再壓前煞來練習
$ p# i) ^$ L$ B6 ^" Q4 y! Y( u
# M- B: g7 y, y. k4 `. o
$ o+ J" l' G2 _/ @( K( \9 d" {不管是採用中階還是高階的方式
' Z, u1 b$ E! T2 W8 B練習的目標__都是在不讓輪胎鎖死的前提下,作出最穩、最短的煞車距離。
/ A$ v# N' R& {( H, t- @9 R- ~* f" u: R/ b
9 ?# o( F0 N" J7 S$ g" t. j0 b4 ~
緊急煞車時,身體的對應姿勢+ |$ ?, c5 K8 s* ]0 p  L

- f! A* s: ~) C( F" o(圖上)用手支撐身體的往前衝的力量

2 O$ K6 q/ }+ z! J這樣不但會使前叉不安定也會加劇後輪的扶舉,僵硬的雙手也無法作好避險的操控
# y4 P! C. h& B, `: ?所有的煞車不該有的負面影響都有了,絕對是個擺爛的煞車姿勢。
, o0 l+ M/ H: \; N" r
& \* C8 O2 |2 D(圖下)用大腿夾住車身,使重量透過龍頭傳遞給輪胎
7 Q' |7 A9 t0 A  S, ~習慣性的在煞車的第一時間時,用腳夾住車身,腰挺住身體前衝的重量,放鬆雙手操作煞車
, }  Z7 [8 X+ Z/ T3 v這當然也需要時間練一下。
7 y1 [4 A* e5 x6 f$ z8 L9 b& ?; M$ e' E" Z/ t
$ z* r5 ^. W0 U  t* j

# T% H- z  B. Q/ I3 t" r" u$ H5 `  P0 g2 X0 o9 W' G& [' O$ F  j

/ G+ C+ y! h8 `5 m1 s/ X有ABS更好~
' j9 j7 k! I4 ]' a0 O  Q$ E+ q
ABS電腦時時刻刻都監視輪胎的動態,當有任何一輪不同步(轉動過慢或停止)時
6 @  P. K# D! ?7 q! dABS便會立刻針對該輪啟動放_煞_放_煞_放_煞_的機械動作,解開鎖死的輪胎9 f5 c0 w6 K' C9 B& i0 g9 q
使其保持該有的轉動,使煞車抓地力及循跡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繼續發揮。% }9 I; F: ], E: g
& @) ^$ r* I) s$ }) y
8 U  [/ e. A& b

# I& F' {& l. M7 A3 V- CABS車主更可以善用本篇的煞車方式,藉由ABS最後的防護,加重力道扣緊煞車
2 \, J0 ]+ \, d' q練就更短的煞車距離才是。
! @9 A% C' L9 g& s9 t; O" Y; Z( t- ]& d
有句話說"給你方便別當隨便"
) @0 F1 O) Z9 j6 ?+ t5 C1 S* ~( K仗著ABS,死扣剎車早早就啟動ABS,除了煞車過程不安定外也不會作出太漂亮的煞車距離
" b  w3 a9 [3 \6 U. P4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ABS你就給用力給它抓(踩)下去,我們就應該知道分別是哪種方式的用力
- ^  ^8 ]; K, D9 C5 [  x畢竟受到驚嚇跟有功夫的反應還是不同的。
# e* a; m- K' v0 A5 X5 d5 m- ?8 m5 e' O1 M$ _8 V
5 P: X5 ~! P: A4 q3 T
( i# s. v$ p+ S5 f
5 H  K8 w4 A0 ?
ABS作動慢動作解析影片(為了明顯表現出ABS作動的動態,這台車把前叉放很軟)
! M$ w# a& e: c3 y& p[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3d6iu-1WFxw[/youtube]
  T6 B4 l2 a4 {/ k* T; J
9 U' c  h# d! {) R; }在溼滑地上(刻意)急煞車鎖死後的動態表演1 T) d/ @) w' L: u. R7 ~9 g
右邊那台有ABS
/ J( H1 _8 k+ e2 O& x[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3Sacl7JQ[/youtube]
) E) `. B" j. g/ \# L; |6 }- @- n. W7 O' V; Y4 b4 O
轉自雷路夢
. E+ ]! F, l3 p5 g8 }1 Jhttp://tw.myblog.yahoo.com/jw!wRIzXqaAGRQYSC9LSzU3.4vKc3L0SQ--/article?mid=6877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4-20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