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23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職能許你一個更好的未來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3-23 17: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根據104人力銀行「2006年上班族轉職趨勢大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六的上班族,想透過轉職尋找一個更好的未來。當進一步剖析上班族想要轉職的動機時,發現排名前三名的理由分別是「不滿意薪資待遇」(49.8%),「想到更具發展性的公司」(48.6%),與「工作缺乏成長」(46.2%)。但是,轉職真的可以幫助上班族突破前述的工作瓶頸嗎?以下提出轉職的三大迷思,供想跳槽的朋友一些參考。


轉職的三大迷思

1.薪資待遇的迷思:
轉職,一定可以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嗎?要特別提醒上班朋友的是,就算真的能獲得薪資一、兩千元的增長,但如果從整體薪資結構來計算,說不定轉職所獲得的有限薪資增長,可能還不足以補償整體薪資結構的損失,像是特別休假的減少、教育訓練機會的損失,甚至可能的食、宿、交通成本增加。

此外,還必須考慮轉職後的可能風險,像是新環境的適應、新人際的經營與新企業文化的調適,如果轉職後才發現適應不良而再度轉職,不但會影響自己的職涯發展,一般企業也不可能無上限的忍受求職者不斷轉職的狀況。對七年級來說,企業可以接受求職轉職次數主要落點在於3至5次之間;對六年級的話,多數企業的忍受上限則是7次;即使是年資較長的五年級,一般企業也只能接受6到9次的轉職經驗。上班族如果超過這些臨界點,很容易被企業視為穩定性不足或忠誠度不夠而列為拒絕往來戶。

2.想到更具發展性的公司之迷思:
轉職過程中,一般人很容易陷入大公司與熱門產業的迷思,認為這些公司或產業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根據2005年對產業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大公司不一定會提供比較穩定的工作,這點可以從國內IT大廠為因應全球競爭的挑戰,而紛紛將生產線外移中國大陸的全球佈局看出。此外,一般人也很容易陷入對熱門產業的迷思,根據「2006年上班族轉職趨勢大調查」調查就發現,科技產業是最多上班族想進入的產業,但要提醒的是,這些熱門產業常發生超時的工作、高速的步調與快速的變遷等壓力狀況,在取得科技新貴光環的同時,上班族也要思考是否願意付出相同的代價。

我的想法是,與其費盡心力擠進一家好公司,不如讓公司因你而變成好公司來得對個人職涯發展更有價值。我們可以從許多成功人士身上發現這種另類思維,就以明基集團李坤耀先生為例,他進宏碁時只有11位核心成員,但經過近30年的努力,今天的明基集團,早已晉升美國《Business Week》全球IT100強排名之列。

3.工作缺乏成長的迷思
一般上班族常常會被動期待公司提供個人工作成長的空間,我們不禁要提醒的是,企業的成長,是需要依賴當中的人員來帶領其成長,而非企業本身這個虛擬的法人來帶領其中的人員成長。所以與其被動期待公司提供個人成長機會,不如自己主動創造為公司成長的機會。

那如何才能主動為公司創造成長的機會呢?唯有當個人把現有的基本工作做好時(我們稱之為保本),才有機會將多餘的心力投入更具開創性的工作(我們稱之為創新),這就像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一樣,唯有當維持民生的農業發展純熟後,才能有多餘的人力與腦力去進一步的推動文藝復興的可能。


結論:
只有當上班族能確定跳脫以上的迷思後,轉職這條路才有可能許個人一個更好的未來。如何才能讓自己透過轉職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呢?以下借用會計學中的資產概念,提供上班族一些可以參考的努力方向。

投資你的職場資產
職場上有四大資產,是值得上班族投資的標的,分別是知識、人脈、健康與個人品牌。至於個人所要投入的資源則涵蓋了金錢、時間與精力。以下則針對各項職場資產做說明:

1. 知識:
知識資產中有三項最基本的標的分別是:學歷、證照與工作經歷。

投資學歷:根據104獵才顧問中心的觀察發現,隨著高等教育的學歷高度普及,
也導致學歷快速貶值。因此,現今企業在尋找高階人才時,碩士學歷已成為基本條件。跨領域的學歷,如理工背景的MBA更是科技廠商當前爭相競逐的搶手人才之一。
投資證照:認證制度除了能檢測求職者的專業能力外,也可以展現求職者對於該產業的認同與投入程度,對於企業後續的用才、育才與留才策略提供更好的發展基礎。而證照原意在於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但另一方面也是提昇從業人員專業價值的好資產,是值得上班族投資自己的另一種選擇。
投資經歷:有別於前述兩項「職場資產標的」,投資經歷往往不需要付出金錢,但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想累積更多更有價值的經歷資產,最好的方法就是積極爭取那些高難度的「Mission Impossible」,並加以完成,進而成就自己「Nothing Impossible」的職場形象。
2. 人脈: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個人在商場及職場上的發展。關係代表的是一種互信互依、利害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所以好好經營個人人脈,往往可以在轉職或升遷過程中發揮關鍵性的功能。

在職場上,主管一直奉行的用人圭臬是「疑人勿用、用人勿疑」,其實主管與部屬就是一種利害與共的生命共同體,部屬的表現會影響主管的績效;主管的授權,則足以決定部屬的成績。所以,主從之間都應好好經營這種人脈關係。

3. 健康:9個零比不過1個壹
有個有趣的比喻可以說明健康的重要性,那就是9個零比不過1個壹。這個比喻的意思是指每個零的累積,就像一個人不斷透過各式各樣的努力,而累積出個人在職場上的價值,但是健康就像是這些零前面的一個數字,當沒有這個數字時,所有的零都將失去意義。所以,唯有健康的身體,所有努力累積的成果,才會有意義。

要維持健康,除了需注意醫學上所強調的適量運動、營養飲食等事宜外,避免長期間超時工作,已成為當前維護健康的重要課題。根據2005年洛桑管理學院的報告指出,台灣上班族是全球工時最長的一群人,而過勞死更是現代上班族的擔憂。想要擺脫這樣的情況,妥善的時間管理成了重要課題。時間管理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事有輕重緩急,要把時間做最有效的利用。

4. 品牌:
如何創造個人品牌呢?可以借用麥克˙波特針對創造競爭優勢所提出的三個步驟,來協助建立個人的職場品牌:

首先要了解個人差異,找出自己的職能優勢。
其次將個人差異優勢,放入對自己有利的市場,也就是你的差異可以在目標客戶中,創造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價值。
最後要精益求精、持續成長,維持個人在專業領域裡的第一人選地位,這樣才能讓企業有人才需求時,第一時間就想到你,讓你掌握談判優勢,提昇個人價值。



轉載自~104職場新貴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4-30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