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7945|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一)---選擇車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2-3 08:53:2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單車熱也許是一陣子的,但是健康卻是一輩子的;選購一輛好騎、適合自己的自行車,才能騎出健康與樂趣!

  如果購物頻道出現了這麼一檔商品:「有一種車,它不耗油,沒有空氣和噪音污染,體積小,不必擔心家裡沒有車庫可以停放,能適用於大部分的路況,就算不能走,也可以提著步行,最棒的是,他既是交通工具,也是健身器材,尤其對瘦肚子、大腿特別有效!是不是很讓人心動呢?趕快撥打螢幕上的語音專線.......」



最具未來特性的老產品

  哇!具備這麼多強大功能,你可能會以為這是某種超炫的未來概念車!其實,它就是這麼好用,不過它不是未來的概念商品,而是每個人都熟悉不過的「鐵馬」!

  隨著時代的改變,鐵馬除了依舊被負著學生通勤、主婦買菜的使命,近幾年更因為健康、環保的特色,成為現代人追求「樂活」的新法寶。不過也因為在傳統觀念中,鐵馬僅是簡易的交通工具,所以過去普遍被認為是很低價、落後的商品,但事實上對於歐美先進國家而言,自行車早已擴展到休閒、運動和競賽等功能,呈現了和過去完全不同的風貌。不管是想要搭上這股樂活風潮,還是想要挽救中年鮪魚肚,或是在不景氣的環境中省點汽油錢,你需要的是一輛和自己最「麻吉」的自行車!

  很多人走進車店,一看到琳瑯滿目的各品牌車種,往往就頭昏眼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一輛適合自己需求的自行車!所以以下將為各位車友規劃如何選擇您的第一輛車,按部就班挑選出自己的麻吉愛車。



STEP1:選擇車種(搞清楚自己的需求)

  自行車的分類眾多,不過若從入門級消費者的角度,以最簡單的用途來看,可以將一般常見的車種粗略分為登山車、公路車、摺疊車和通勤車;當然還有很多特殊車種,但此四類是目前台灣車友最常接觸到的。買自行車就像買鞋一樣,除了要合腳,也要適合場合與功能上的需求,像是在雨天就要穿雨鞋,上班就會穿皮鞋,但肯定都不會穿去運動,因為畢竟不適合也不舒服;所以要買自行車之前,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的用途,才不會發了冤枉錢又騎的不開心。



從用途來看:

通勤代步  若專為上下班通勤或短程代步使用,那必須先考量通勤距離,如果距離不遠,如5㎞內,那騎什麼車都沒有多大的差別,買輛便宜的通勤車即可,如果距離在5㎞以上,就必須考量好一點的車,通勤會較輕鬆。其次是停放的問題,如果必須鎖在戶外停放,那也建議買低價的通勤車,以免遭竊或日曬雨淋造成不必要的損耗;若是停放在室內,那就可以選擇較高價位的車,除了平日作為通勤使用,假日也能外出運動,若選擇摺疊車則更能節省擺放空間或方便將車帶上其他交通工具。

休閒運動  買車的目的如果是為了要從事運動,那選購的先決條件,就是這輛自行車不管是在騎乘的速度上或距離上,要能構成運動的條件,並且要讓使用者能夠騎乘的舒適、開心,足以讓人對自行車運動產生興趣;所以一輛作為運動運的自行車,應該是一輛騎的快的自行車,要騎的快,車身就不能太重,且整車的傳動系統、車架的剛性和零件轉動的順暢度也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有了一台省力、舒適又跑的快的自行車,當然就會讓人騎的更遠也騎的更有樂趣,登山車、公路車和高階摺疊車都是好選擇。



從車種來看

登山車  又分為單避震和雙避震車,有舒適的避震、輕鬆的操控和範圍較大的齒輪比,雖然從入門款到頂級車款得價格差異很大,但若是作為休閒、運動之用,各大品牌一萬多元的單避震車就足夠帶您上山下海,因此成為現今主流車款。

☆舒適、適合爬坡、操控輕鬆、保養容易、適用於各種路面

★車身重、速度有限、不易騎的遠


公路車  歷史悠久,也是主要的競賽車種,彎把加上窄胎,讓車手可以盡情享受高速的快感。不過窄胎加上沒有避震,操控性和舒適性都遠不如登山車,而公路車特有的彎把必須彎腰騎車也讓許多人敬而遠之,所以近年來平把公路車也受到許多人喜愛。

☆速度快、省力、騎的遠、車身輕

★較不舒適、操控難度較高、須注重保養



摺疊車  主要用在休閒用途,主要訴求為體積小和可摺疊,方便收妠,外行強調休閒與城市風,可說是專為在城市中通勤、代步和休閒騎乘的設計。雖然過去一般認為只能提供輕度騎乘,不過隨著功藝技術的進步,高階摺疊車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登山、環島都難不倒他,且由於外型時尚精巧,近年來在台灣相當暢銷。

☆造型輕巧、易收纳、適合4+2輪旅遊

★速度有限、不容易騎的遠



通勤車  專門作為短程交通代步之用,車身重、變速少,並不適合作為長時間的運動使用。由於單價便宜,比較不怕遭竊,且多為鐵(碳鋼)製,堅固耐用,也較不需要保養,多半附有泥除、鏈蓋和貨架,作為代步之用相當方便。

☆堅固耐用、售價低廉

★車身重、變速少、速度有限、不容易騎的遠









資料來源:單車誌
2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08:53:53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二)---選擇價位

  自行車價格差異極大,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都有,買車時應著重於符合自己的需求,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車!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經濟能力不同,不必要為了和別人比較而買下無法負擔的高價位自行車,甚至還有人因此而捨不得騎出門,也不應為了省錢而委屈,買下了連自己看了都不想騎出門的低價車。

  NT$10,000~20,000元之間的入門款登山車,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登山車產品,已足供日常休閒、運動之用,大多數車友的第一輛自行車都落在這個價位。油騎對於想花點錢趕上這股單車熱潮,卻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持之以恆的人,特別適合,雖然屬於最平價的等級,但卻已足夠帶您遊山玩水,一台鐵馬就能凸全台灣。

  NT$30,000~45,000元之間的進階款登山車,其搭配的零件等級與整體的品質、性能,都在一定水準之上,能提供給使用者的已不只是單純的遊山玩水,而是達到入門競賽級,對大多數的車友來說,都已經很夠用了。

  NT$50,000以上的高階登山車,已進入專業競賽的等級,除非有特殊需求,或醉心於比賽,否則應該都不太需要再升級了,也就是很多車友和店老闆所說的「一次到位」。







資料來源:單車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08:57:21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三)---選擇零組件

  雖然以成車來說,所有的零組件都是出廠時就已搭配好的,不過若是可以先了解自己的需求,除了可以依需求尋找適合自己的車,若是成車的規格不是自己喜歡的,部分車店也可以接受購買時直接更換,再多付價差即可。

  很多車友會問:「自行車到底貴在哪理?」為什麼一輛自行車,有的只要幾千元,有的卻要數萬元?一般來說,車架、避震器和變速系統正是造成自行車價差的主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有經驗的車友,一看到車子就能猜出大約的價格,其實是透過這幾項零組件來判別的。



車胎

  車胎的選擇,要從車胎的寬度和胎面兩部分來看。車胎越寬,其接地面積越大,騎乘穩定性就越好;但車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騎起來也就比較吃力。相對的,車胎越窄,摩擦力越小,騎起來越省力,但也較不穩定。

  常見的胎面分為顆粒胎、舒適胎和光頭胎3種,顆粒胎因為花紋形狀有如巧克力,抓地力、排水性高,適用在較差的路況;舒適拍猶如汽車胎面,花紋間距較小,騎乘時較舒適,胎面滾動時的噪音也較小;光頭胎的胎面就如其名一樣平滑,因此滾動阻力最小,騎乘速度當然也最快。

  輪胎尺寸通常標示在胎壁上,其標示方法為「輪胎外徑×胎面寬」,單位為英吋,如26×1.95,即表示是26吋輪徑,1.95吋胎面寬。通勤代步車多採用舒適胎,若作為休閒運動在柏油路面上使用,則要兼顧舒適、抓地力與耐穿刺,胎面可以選擇在1.5~1.8吋之間,若喜愛林道越野,則應著重車胎的抓地力,使用胎寬1.8吋以上以上的顆粒胎。

  由於市面上許多登山車程車均搭配胎寬達1.95吋以上的顆粒胎,雖然安全性較高,但在柏油路面騎乘卻稍嫌多餘,也增加了阻力和滾動噪音,所以現在以休閒、運動為主要目的的消費者,很流行在購車時就直接更換胎寬較窄,胎面較平滑並加強防刺功能的舒適胎。



避震器

  單避震或是雙避震?以登山車來說,這是消費者首先要考慮的。單避震指的是前避震,而雙避震則是前、後避震,如果其成者經常接觸到林道、越野等路況,或是非常注重舒適性,無法忍受一丁點路面震動,那雙避震會是好選擇。而對於一般運動、休閒車友來說,只要有單避震就足夠了,且單避震較雙避震車也相對便宜、輕量。

  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好的避震系統可有效吸收嚕面的顛簸和衝撞震動,但也會將踩踏時的力道照單全收,所以有鎖死(Lock-out)或調節功能的避震系統,可以在爬坡時暫停或調整避震器的作動,讓踩踏更有效率。

  前避震指的就是避震前叉,其材質由輕到重為優力膠、油壓式和氣壓式,當然越輕的前叉就越貴,若作為休閒、運動之用,並在柏油路面騎乘,就不需要特別去更換前叉;若是經常接觸顛簸路面、競賽或爬坡,就可以考慮更換交高階的前叉。一般避震前叉依騎乘地形與行程長短可分為:越野XC用:80-100MM、全地形All Muntain:120-140MM、自由騎FR與下坡DH用:160-180MM。



座墊

  不同的騎乘用途,座墊的設計和訴求都不一樣,依功能細分起來相當多,不過若以一般消費者的用途簡單來看,通勤代步車的騎乘距離一般來說都不會太遠,以耐用、經濟為主;而作為休閒運動之用,則要考慮舒適性,尤其若是長途騎乘,必須挑選較寬大舒適的坐墊;競賽型坐墊則較窄長、硬調,強調輕量化,讓車手在踩踏和變換姿是可以更靈活運用。

  近年來許多醫學研究提出騎車可能會影響性功能,甚至導致不孕,但追根究底,都是坐墊惹的禍。傳統的坐墊前狹長後窄,與臀部接觸面積小,造成壓力集中在會陰部位,所以往往坐上半小時就麻痺了。因此專家建議,選擇前窄後寬的坐墊,且其成時間不要太長,才能保持下體血管通暢。

  事實上,由於每個人的臀部大小不盡相同,因此要找到一個十全十美的坐墊很難,在選購坐墊時最好能先試坐看看。一般成車搭配的都是較舒適的坐墊,所以若騎乘覺得不舒服,也可能是坐姿的關係,或是坐墊高度、角度的問題,也可以請車店老闆指導改善,也可以加一層坐墊套會更舒服。



車架材質

  車架材質從最早的鉻鉬鋼,進化到鋁合金,然後是複合材料的運用如碳纖維,其他還有鈧合金、鎂合金和鈦合金等,各有其特色和優缺點,各種材質擁有不同的特性,影響車架的重量、剛性、強度、騎乘感受、外觀和價格,最常見的車架材質有剛材、鋁合金和碳纖維三種,每一種有高低等級之分,所以價格的高低並非絕對的。

鋼材

  鋼材是自行車最傳統的車架材質,現在仍為通勤車與鋼管公路車所使用,其車架的剛性、彈性、傳動性和穩定性都不錯,所以也有許多車有特別偏好鋼管公路車,但其最大的缺點則是相對重了很多。

鋁合金

  目前市場上最普遍的材質,入門及進階車款多為鋁合金材質,優點在於重量輕,短時間的硬度和表現最佳,不會生鏽,而缺點則是幾乎沒有彈性可言,也由於其靈敏輕巧與高剛性,容易傳達地面震動而犧牲舒適性。

碳纖維

  其最重要的特徵是輕量,近年來廣為進階及高階車款所採用,此外碳纖維的特色還有較具彈性(吸震佳)、騎乘感穩定、長途循跡持續感佳、舒適性高,但表面硬度不佳,當施予之外力高於其破壞強度時,會造成斷裂。



變速系統

  變速的檔位越多,並不會讓人騎起來越快,多段變速的用意是在讓騎乘者依體能或路況,來調整變速,讓踩踏發揮最大效率。一般通勤代步車多使用10-18段變速,而休閒、運動則建議要有21、24段變速,若是要爬坡或競賽,當然就要選擇27、30段變速。所謂變速的段數,是指由左手控制的大齒盤與右手控制的飛輪相配合,所產生出來的齒輪比變化,例如大齒盤有3片,飛輪有9片,搭配起來共有27種齒比變化,就是27段。目前公路車最多為30段變速,登山車最多為27段變速。

  完整的變速系統套件包括前撥鏈器、後撥鏈器、變速把手、大齒盤曲柄組、飛輪、鏈條、花鼓、煞車等等。以Shimano的登山車變速套件來看,等級低到高依次為:TOURNEY、ALTUS、Acera、ALIVIO、Drore、Deore LX、Depre XT和XTR,XTR就是車友口中的一級套件。

  由於人們對於變速系統普遍有「越快、越輕、越精準」的要求,使的變速系統在自行車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往往在自行車價格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例如由台灣代理商三司達所提供的最新報價來看,其碟煞版一體式變速套件價格,XTR為NT$52,000,Deore XT為NT$29,000,DeoreLX為NT$21,000,Dere為NT$16,000,在比對各大成車品牌所搭配使用的成車售價來看,幾乎都超過成車定價的5成,因此也成為一般人辨別自行車等及最快速的方法。

資料來源:單車誌

65446767.JPG (29.47 KB, 下載次數: 21)

65446767.JP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08:57:49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四)---選擇車店

  想好要買那一輛車之後,還得要決定在哪裡買,而幾乎大多數第一次買車的人,首先考慮的都是「折扣」!其實各大品牌都有規定其經銷商的售價與合理的利潤,所以店老闆能給的折扣有限,比來比去,價格往往差異不了多少,還不如花點時間像車友打聽,找當地風評、服務比較好的車店,畢竟自行車在長期的使用下,多少會需要維修、調整,除非本身相當熟悉自行車,否則還是會常需要向車店報到;雖然大部分的車店服務品質都很好,不過相信大家也不好意思騎著甲店買來的車子去乙店維修,所以買車的正確觀念應該是「買服務」,挑選車店的重點則是「技術佳、服務好、離家近」,以免車壞了還要牽車走大老遠去維修。







資料來源:單車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09:00:47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五)---選擇尺寸

  買車就想買鞋子一樣,一定要合身才會舒適,不然再好的鞋子也是枉然;不過雖然很少人會因為喜歡一雙鞋子而屈就於不合的尺寸,但常常看到有車友騎著尺寸不合的自行車。會有這樣的狀況可能有幾個原因:

1.       沒有適當尺順仍勉強買下

2.       經由網路購買,或買別人的二手車,卻對尺寸沒概念

3.       不肖的車店老闆為出清庫存而把不適合的商品賣給消費者

4.       為了省錢,家人、情侶同騎一車或要小朋友騎大車

  所以常有車友花了大把銀子,卻仍然騎的不舒服,還以為是自己車子不夠好,所以想騎車的車友,雖然不用對自行車非常專精,但對尺寸一定要有基本的認識,才能找到一輛和自己最麻吉的車。

  一般東方人騎乘登山車的尺寸約在14吋~19吋之間,這是以車架立管(從大齒盤中心到上管、立管接頭處的距離)的長短來計算,而立管長的車架,其車身自然也較大,大部分的人都在此尺寸範圍之內;一扳成車都以制式化固定尺寸生產,但同一型號多以間隔兩吋為一尺寸生產,例如同一款車只出16、18、20吋,而有的車架有15、17、19吋的車架,就好像買衣服時會分S、M、L,但外國尺碼S、M、L的大小卻又實際不太一樣,所以還是要實際騎乘看看會比較準確,原則上應以車就人,而非以人就車,千萬不要去遷就尺寸不合的自行車。


 如果身高真的高人一等,找不到適合的自行車尺寸,也不用氣餒,因為各品牌的外銷車會有20、21吋的車款,雖然在店面裡看不到,但可以請車店代為詢問、訂貨。

  至於公路車的車架尺寸,同樣以車架立管長度為標準,但要求更嚴謹,是以公分來計算,高階的的車架多是每2公分一個尺寸,而更高級的手工車架也有細緻到每1公分一個尺寸。不過針對一般民眾銷售的成車,則僅區分4~5個尺寸,以Giant公路車為例,分為XS-43公分、S-46.5公分、M-50公分、L-55.5公分、XL-58.5公分。可以用以下的計算公式來選擇適合自己身高的公路車架尺寸:

跨下長×0.65=車架立管長度





資料來源:單車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09:01:57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買自行車就上手(六)---組車或買車

  想要一台麻吉愛車,除了買成車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組車。大多數的單車新手考量的第一個因素都是「價錢」,到底是組車划算還是買車划算呢?



買成車俗搁大碗

  也許在過去幾年,組車真的可以比買一台同等級的成車還便宜,那是因為台灣是世界自行車的大本營,成車廠很多,且由於成車廠組車的量大,零件相對便宜,所以車店用這些從成車廠裡流出來的零件,組起來的車可能比成車還便宜。不過這種不正常的零件來源,近年來再成車廠與零件代理商的控管下,已很少見。現在車店組車要比同等級貴上約1.5成。

  會從成車廠流出的零件,多半是庫存的多餘料件在年底清倉,雖然便宜,但選擇有限且必須注意是否有瑕疵,更何況現在自行車正流行,各成車廠根本來不及出貨,「生吃都不夠還想曬干?」且近年來各大品台成車為搶攻台灣市場,紛紛善用其組車量大的優勢,壓低價格,組車幾乎不可能比買成車划算。

  對入門者來說,買成車的預算比較好評估,且成車的規格固定、大眾化,消費者不用擔心搭配錯誤,維修、升級都會較容易,所以建議第一次購車的消費者還是應該選擇成車。



組車能100%符合個人需求


  雖然組車比買成車貴1成以上,不過其「個人化」的特色,還是讓許多車友趨之若鶩。一般消費者選擇組車的原因,大多數想要與眾不同,想要特殊的車架、零件,或是希望愛車能100%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也有些人是因為個人身材比例特殊,相較於通常只有3~5個尺寸的成車,組車的調整空間就顯的相當大,可針對個人的身高、手長、腿長、胸線和柔軟度等仔細丈量,打造一輛專屬於自己的自行車。不過建議,如果購買預算不高,能選擇的零件不多,那就不如買成車比較划算;若是決定組車,一定要非常明確知道自己所要的東西,且找專業的店家處理,才能精準做好丈量及組裝的工作。

  「就是不想和別人相同。」畢竟多數車友購買成車的價位、款式都相去不遠,但成車的塗裝選擇不多,甚至只有單一塗裝,一模一樣的車滿街跑,多到不寫上名字都快分不出哪輛是自己的,難怪個人化自行車自然就越來越受車友青睞。但對於初入門者而言,第一就是組車,難免不確定自己的需求,所以建議先買成車,日後再依據騎乘習慣與需求來組車;若想組車但預算又不夠,可將重點放在車架,未來再針對其他屬於耗材的零組件做升級即可。

  如果車友真的既想組車又想省錢,建議可以找一家生意比較好的車店,向老闆詢問,也許會有比較多消費者買車後直接升級所換下來的成車零件,這樣組起來就可能比成車便宜,不過選擇也相對較少。



★組車優點:個人化、與眾不同、量身打造

☆買車優點:大眾化、經濟實惠、規格固定、價格透明







資料來源:單車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09-2-6 13:43:41 | 只看該作者
免費的鋼管通勤用車+手工DIY
還沒D完~努力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09-2-6 13:54:09 | 只看該作者
免費的鋼管通勤用車+手工DIY
還沒D完~努力中
R-One 發表於 2009-2-6 13:43


弄完要拍個照片來讓我流口水一下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4-28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