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Coo論壇

查看: 3979|回復: 2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懸吊的比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5-24 11:5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哪位前輩知道  重型機車的懸吊系統  一般市售車無法到達的程度嘛??

今天意外的跟到一台重型機車(無競速文) 在136後半部 過橋後往右灣(似所謂nike灣)

我無法直接進灣(怕落差 會飛車) 需降到穩定速度才有辦法入灣  但重車竟以較些許快的速度

而車身也無回正 就進去了 而輪胎穩扎穩打的貼在路面  百思不解??  ~"~

應該是我的懸吊太硬了  還是說真的差太多了~~
2
發表於 2009-5-24 12:02:46 | 只看該作者
重車本身的穩定度就比國產的檔車好很多了 當然可以用比較快的速度入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09-5-24 13:02:13 | 只看該作者
車的先天條件佔很大的因素   這是無庸置疑的遺憾    不是只有懸吊而已
另外    人的騎乘技巧在後天條件上也能些微彌補

基本上    就小弟的個人經驗     那個地方    小車比照大車的騎法是雪上加霜
首先車輛運動慣性差很多    需要必須拿來運用的先天動力也是差很多
大車做什麼   你跟著做什麼    往往會灰頭土臉

真的想去征服那種彎    只要善用蹺蹺板效應    把小車的缺點轉化成優點     肯定會得到另一種體驗
礙於尺度    點到為止     但說真的    NIKE彎應該反而是越大的車越頭痛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09-5-24 16:43:21 | 只看該作者
說不定人家裝的是003加歐林老師和不藍伯,
車手是傳說中的xxx!!!
..........

我們還是乖一點好了。=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17:51:44 | 只看該作者
車的先天條件佔很大的因素   這是無庸置疑的遺憾    不是只有懸吊而已
另外    人的騎乘技巧在後天條件上也能些微彌補

基本上    就小弟的個人經驗     那個地方    小車比照大車的騎法是雪上加霜
首先車輛運動 ...
野狼香吉士 發表於 2009-5-24 13:02

不好意思~~ 所謂翹翹板效應為何??        

所謂在灣中的感覺是??  市面上不是有功能較多的改裝品 為何小香前輩會選用原場避震器(R2)去參賽

問題這麼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09-5-24 18:52:31 | 只看該作者
不好意思~~ 所謂翹翹板效應為何??        

所謂在灣中的感覺是??  市面上不是有功能較多的改裝品 為何小香前輩會選用原場避震器(R2)去參賽

問題這麼多~"~
小丑魚 發表於 2009-5-24 17:51


東西的好壞   其實根本沒那麼誇張    大部分已經被放大到危言聳聽的程度    才會讓你有這種感覺
對小弟我而言    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耐用度的方面    原廠R2避震    我已經更換5支了    每支的使用壽命大約不超過兩千KM
但我都是在惡操的情況下使用    所以也不能說不耐用    畢竟國產的避震一向被我當做消耗品看待

改裝品並不是一味的好    市面上說真的   除了耳熟能詳的品牌    我倒是體驗過不少被小弟我打槍的避震
不但價格不低    效果對我來說    還輸給原廠品(真的還蠻多的....)
另外會繼續使用原廠避震來調教使用的最大原因    是因為我的車還需要通勤使用    怕宵小偏愛我的車    所以能低調就低調    堪用即可

另外我個人是喜歡用低階的避震來調教抓個人的懸吊需求    畢竟高階的避震可調項目太多    一開始鑽研懸吊肯定是常常會摸不著頭緒
也可以說是降低門檻去研究    日後抓到喜歡的設定大致範圍後    也比較能有經驗一次就找到自己喜歡的改裝懸吊    這也是一個考量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窮到買不起XD    但原廠的確實堪用了倒是無庸置疑的!)

蹺蹺板效應就是單純的前後懸吊做動變化而已    在險惡的路面    前後懸吊的做動會攸關到前後輪的抓地     建議這要從騎乘技巧的觀念去鑽研
就算懸吊不好    先天的蹺蹺板效應讓人騎得不痛快     但多多少少可用油門、煞車的調配去輔助控制並改善
關於這方面真的是談不完     有心的話就多吸收一些騎乘觀念文     相信多少都會很有收穫    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09-5-24 19:05: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野狼香吉士 於 2009-5-24 19:19 編輯

另外    談一些遊走在尺度邊緣的個人心得
你說的那個彎是我個人最喜歡挑戰的地方
我通過那邊時    個人偏好油門反而是不收油   
僅在急轉下坡時帶點煞車讓前輪下沈貼穩地面後   馬上也是油門大開   
車身不能回正    車身一回正反而死更慘     
(因為路面是反坡的關係!路面一開始是會阻礙車身傾倒   
但前輪通過後卻反而更是會瞬間大幅相對增加車體的轉向效益!  
這也是讓人因而敢到害怕不安的原因)

以前剛熱衷時    起碼在那邊摔了三、四次
我個人的心得是反而小心翼翼的去通過     越是進不去
但話說回來     心臟真的要夠大顆     危險度當然不在話下
純粹心得分享    安全方面就請一定務必要自由心證    量力而為     
切記!要騎乘一世    不騎乘一時    切忌這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19:59:06 | 只看該作者
另外    談一些遊走在尺度邊緣的個人心得
你說的那個彎是我個人最喜歡挑戰的地方
我通過那邊時    個人偏好油門反而是不收油   
僅在急轉下坡時帶點煞車讓前輪下沈貼穩地面後   馬上也是油門大開   
車身不能回 ...
野狼香吉士 發表於 2009-5-24 19:05


沒錯~~  (嚇到)

從無這種想法 因為只是一昧的把騎乘的路感升級 直到過硬 並失去車原本該有的反應 也對心中設下一個框框(怕死)

現正考慮對車改回原味 好好認識所有的細節(灣中曾被原廠車超越 像漫畫細節依樣) ~"~  感謝你不厭其煩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於 2009-5-24 20:18: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野狼香吉士 於 2009-5-24 20:22 編輯

給你一個方向去嘗試看看     雖然這是我的個人喜好的懸吊設定

真正的作動感不應該是"硬"     正確大概像是把原廠懸吊設定單純更換至20號的阻尼油即可    感覺應該要像那樣
籠統的說    騎在車上的感覺要像坐在沙發上    但是卻在激烈狀況下不會發生軟弱疲乏
一般就靜止狀態去用力晃動前後懸吊產生蹺蹺板現象時      前後懸吊的下沈至少要有3cm左右的作動量才算及格      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22:08: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丑魚 於 2009-5-24 22:09 編輯

恩恩  感謝小香前輩指教!!

在下在試試 (此車前差下沉3公分觸底 後避震坐下壓2cm) rpm+s 黃彈簧最鬆  前差是加了麥芽糖(引擎保護油精)50c.c
+180c.c機油+预載墊片2片  如所說此設定  真的是硬到爆  一路遇到路面坑坑洞洞  超想換滑胎車的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於 2009-5-24 22:16: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野狼香吉士 於 2009-5-24 22:18 編輯

天阿!!前叉油可不能亂用    千萬別使用偏方的作法
不但衰退超快    產生的油泥更會讓前叉老是爆油封    還是強烈建議使用正統的前叉油
1L的一罐也才500~700    何必省這小錢

另外懸吊的作動可說是漸進式的(彈簧特性)     
預載OK的話     猜測你的情況應該是阻尼太高了    讓前叉無法順利吸收震動
像是阻尼孔被塞住    使得前叉作動像是被硬生生給拉住一樣的感覺
難怪遇到那種彎你會感到棘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22:23:59 | 只看該作者
沒錯 我超怕前差的  是很穩 不太彈跳 但也不太吸震(震幅小像速可達)  過灣時 後輪還會跳  所以還蠻想請教

有在彎道游走的前輩  給的只較~~  ^0^  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09-5-24 23:40:22 | 只看該作者
光車台就差太多了

就算前後懸吊再好 車台一樣還是不穩

車台卡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23:54:49 | 只看該作者
恩恩  商用車~~ (最強的商用車)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表於 2009-5-25 01:22:18 | 只看該作者
油門掌握得當
就等於駕馭離心力
車速快或慢跟抓地力未必是對等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黑名單|SayCoo論壇

GMT+8, 2024-5-5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